贵州铜仁茗茶做“地理标志”文章 促进茶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13 点击:56
近日,记者从贵州铜仁市质监局得知,该市质监系统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特殊是农业)特点,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发动企业自发参与,充分释放地理标志维护功能和品牌效应,为推进地方特征产业快速发展发扬了重要作用。日前,该市已有7个产品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维护,地理标志维护产品标志运用率达100%,核准企业运用地理标志专用标识占全省获批运用维护标志的25%。
据介绍,该局依照“选好一个项目,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总体思绪,立足地方特征产业,积极有效地推进地理标志产品维护工作。从2003年的“梵净山翠峰茶”成为该市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到2014年的“玉屏茶油”、“江口萝卜猪”,造就了“中国苔茶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壮大了地方特征支柱产业。
据统计,全市已取得地理标志维护的产品价格普遍上涨20%至30%。梵净山翠峰茶的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维护区茶树种植面积近2万公顷,年产量达4000多吨,年产值达6.8亿元,价格从施行维护前的400元/公斤提升到了如今的1200元/公斤;德江天麻取得地理标志产品维护后,维护范围内企业均获得专用标志运用资历,天麻种植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完成鲜麻总产量1000吨,年产值达2亿元,是维护前的10倍,已发展为重要的县域特征支柱产业;石阡苔茶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后,为石阡成功申报“中国苔茶之乡”、“贵州三大名茶”和“贵州省名牌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发扬地理标志的功能,促进特征产业发展,该局一方面依托标准,严厉施行地理标志产品维护。围绕地理标志维护产品,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和技术文件,制定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 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 铜仁红薯粉丝》等省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石阡苔茶》、《德江天麻》、《江口萝卜猪》、《玉屏茶油》等省级地方标准,经过标准的推行应用,建立了“地理标志产品+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创立了德江天麻、石阡苔茶、铜仁红薯、沙子空心李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玉屏茶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另一方面,强化监管,维护地理标志维护产品信誉。相关区、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地理标志维护管理方法》,积极指点建立地理标志标识运用答应、管理发放、质量监督等制度;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监管”的“五统一”地理标志产品管理,提升企业对专用标志的运用量,提升了维护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强化监督检查,利用维护知识产权“双打”行动,组织执法力量与相关部门联手互动,确切维护地理标志专用权。
同时,该局还避免出现地理标志维护产品“重申报、轻运用”的现象,利用简报、专栏、召开现场会议等宣传地理标志产品维护知识,科学、规范指点企业设计产品标签,将专用标志与产品标签一体印制,不因运用标志而提高产品本钱,从而充分调动生产者推行运用地理标志的自发性,引导地理标志正确运用。并将地标产品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构成“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企业主抓、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布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了地理标志维护奖励政策,为地理标志产品维护工作提供了经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