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韵悠扬普洱茶诗

发布时间:2024-06-08 点击:46
普洱茶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定型于明、繁荣于清,历经悠悠千载,沉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文人墨客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寻常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它都实实在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的歌颂、对幸福的向往。从古至今普洱茶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涉及普洱茶的诗词记载也比较早,数量算不上太大,但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研究民族文化、人们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它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珍贵资料。
宋代诗人王禹写过一首赞美普洱茶的千古名句,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诗人盛赞普洱茶之香气胜九畹之兰,描绘其形圆如三秋皓月,珍爱有加,不忍品尝,除非将以供奉双亲才不觉得遗憾。而“圆如浩月”之茶正是普洱紧团茶。此诗写的闲适,表达了对普洱茶的珍视和思乡之情。也隐隐反映出了普洱茶的一种民族文化及“敬茶”这一茶风茶俗。
普洱茶成为贡品开始于清朝雍正年间,两百年间普洱茶成为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茶品。“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清阮福《普洱茶记》)。《滇海虞衡志》中记载说:“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拥有普洱茶,成为地位尊贵的象征。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犹如茶一样,或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一份淡泊,一份宁静,深入细致的品茶,就像品味漫漫人生一样,酸甜苦辣。品一盏禾福乐樟芝普洱茶,茶色如红酒,千般情丝在杯中起起落落,萦绕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