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原来是这样得来
发布时间:2024-06-07 点击:47
春季万物复苏,茶叶的嫩芽也刚刚冒尖,用什么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春天?是江风微凉轻拂心尘,是百草新绿一芽醒神,或燕子飞渡戏于堂前?这些看似寻常的意象之景,又总有几分雅韵,构建了一方水土特有的春日情怀,就像油菜花之于婺源,春槐之于院内窗前。
而对于苏州的春天,我想只有碧螺春才能对它做出最美的诠释。碧螺春,俗名“吓煞人香”。如果不能体味一二,不妨想想苏州菜的“吓煞人甜”,即刻感同身受。其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天采制。碧螺春三个字,似乎要把太湖上“吓煞人香”的来历一朝讲齐,又不欠缺诗意。
碧螺春是绿茶,产自苏州吴中区洞庭山的东西两山,除此之外,别无他处,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作为中国名茶的碧螺春已有千年历史,早已位列清宫贡品之林。作为碧螺春产地的洞庭湖东山是三面环水的半岛,物产丰饶,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江南的全部想象。3、4月采茶,5月采枇杷,6月摘杨梅。这是一年之中,东山最为忙碌的时节。而声名显赫的碧螺春,其实并不是东山产值最高的农产品,依托于太湖的水产才更为出名,如太湖三白便是历代美食家的极致追求,而大闸蟹、螺蛳更是享誉全国。稍一联想,也许碧螺春的螺字或许就与当地物产有着极深的渊源。
在东山富饶的物产里,碧螺春只是其中之一,并且远比作为东山名品的瓜果种植得要晚。所以想在东山找出清晰可辨的茶园是有些难度的,茶树往往隐藏在杨梅与枇杷之间,果茶相接,交错种植。而这样的种植方式,也让碧螺春天生附着花果香味,而果树上的昆虫也能够有效的保护茶树不被小绿叶蝉所侵害,预防茶叶的病虫害。其次,高大的果树还能掩映矮小的群体种茶树,避免强光直射,让茶树收获适宜生长的斑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