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喝茶,一语道尽“茶生”
发布时间:2024-06-05 点击:67
这是一本写给你我的书,
无论学茶与不学,
都值得一读。
如果买一本茶及文化百科,
此一本,就足够了。
茶人赵英立老师的新书,《好好喝茶》上市了。书如其名,如此简单直白,却道尽质朴的道理。
茶,原本是一寻常饮品,与柴米油盐酱醋并举。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茶,如同生活本身,好好喝茶,好好过生活,如是而已。
赵英立老师,喝了三十多年茶,教了三十多年茶,践行到今天,从早些年前的《中国茶艺》、《喝茶的智慧》,到这本“更全面、更深刻、更系统”描述茶文化全貌的《好好喝茶》,集多年大成。
书名看起来轻爽利落了,不再功用,内容实则厚重扎实。读此一本,不禁感慨,书真是这个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或许就是一顿饭钱,便买了老师一辈子的心血。
踏遍青山,用脚力喝茶
书的第一章,赵老师“说茶谈水”,讲茶类知识,却独独用了“踏遍青山”作题。老师说,了解茶这个生命的真相,最好是尽量多地寻访茶山。
他在此章里讲到茶的“绿白黄青红黑花”,穷尽中国大小茶类,每一处几乎都是自己走过,除了偏远一些的藏地,很多茶山更是多次到达。
单从这一点,赵老师便真实地可爱。不仅喝茶,还用脚力喝茶,书中的所见所感,不妄语,也不泛泛情感。
文字里,赵老师是一个身体力行地理性茶人,洗练有力的文字将多年的寻访融会贯通,晓之以理。
若是学茶之人,读此一章入门秘籍,缓缓道来,满满的干货让人受益。
以茶为用,茶到病亦除
书的第二章对茶的本质进行了剖析,好一个“茶语人生”,探究了二十四节气与茶的关系,指出了喝茶可能的误区和不同人之间喝茶的差别。
赵老师的茶书,并不清高飘渺,而是踏实好用。就如十几年前一场车祸造成他爱人高位截瘫,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赵老师开始运用茶来助疗,竟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这是实证,也是赵老师意欲去阐述和分享的,他带着他爱人和病友们受益,也带着更多的人通过知晓不同的茶性以及它们的针对性受益。
老师将茶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间的关系讲明,为的是“以茶为用”。茶是用来喝的,老师会明白晓畅地告诉你,怎样才算“好好喝”。
非为殊境,喝茶就喝茶
好好喝茶,喝茶是落脚点。这是赵英立老师一再在书中主张的。天价的茶,老师说来,是另外一个范畴的议题;对常人来说,适合自己的几款茶,适合自己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的茶,能喝、够喝就好。
不求虚妄,但求真实。赵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领路人,将茶的人生画卷,徐徐铺展。在茶的世界中,他还看到了李白、杜甫、卢仝、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几乎所有他知道的诗人身影和他们品茶佳作,他也用了一章“文人的茶盏”娓娓道来。始学中文,后入茶界的赵老师,少不了文人的情怀,这又恰是他的长处,能喝也能讲,将自己在茶中的所悟,为人道之。
“茶这个字,是人,处在草木之间。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当茶喝到用心,通过喝茶感悟人生,感悟自然,最终悟心,那么,喝茶就成为了一种修行方式。”这也是赵老师最后一章的内容——“禅茶一味”。赵老师说,虽然这一部分只有短短的四十余页,却是此书的升华所在。
赵老师因茶入禅,因入禅而摒除差别心,唯识且同“天下茶”。茶是他入禅的法门。他也讲,倘若初学,此一章亦可不读。一时间,老师的真实可爱再入人心。
机缘所至,放下身心。跟着老师的书,好好喝茶罢!此间唯有茶,唯有你。此间,觉知与明智,平和与喜乐,亦将如影随形。
附《好好喝茶》简介
1、内容简介
本书在茶本体基础上重点梳理茶文化历史,博古通今,旁征博引,诗词解析流畅精彩,从历史文化上升到哲学层面即“禅茶一味”的玄妙境界,是赵英立老师集大成之作。
第一卷:踏遍青山茶正好 说茶谈水
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不同茶的起源、分类,茶性,以及选水。
第二卷:茶语人生——养生篇
对茶的本质进行了剖析,探究了二十四节气与茶的关系,指出了喝茶可能的误区和不同人之间喝茶的差别。
第三卷:悠悠千载茶中情——文人的茶盏
则重点讲述了茶文化的发展,更是探寻了茶与中华民族历史不可分割的渊源。
第四卷 禅茶一味——禅茶如何一味
对禅茶一味的全部理解及禅茶修习的理论框架。
2、摘抄
生长于土木,沉寂于金火,复活于水中,茶是生命。
——赵英立
茶之八德
礼为茶之先,洁为茶之表,正为茶之相,静为茶之基,
谦为茶之德,清为茶之神,和为茶之魂,道为茶之至。
3、作者介绍
赵英立,笔名京华闲人,著名茶文化学者,琳琅智库茶文化专家,茶养生专家。始学中文,后入茶界,多年来走访祖国大小茶山,于茶类、茶性、茶养生、茶诗词等均有深入研究。是“觉农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培养了众多中、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著有《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 《喝茶的智慧》等畅销茶文化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