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敬昌号普洱圆茶,曾出口香港、越南,成就一代滇南巨富!

发布时间:2024-06-05 点击:161
百年敬昌号普洱圆茶,成交价超过470万港元,夺得该场高价头魁!这是2017年5月28日,仕宏2017春拍“足吾所好”古董级普洱茶及佳茗专场上的一幕场景。
▲百年敬昌号普洱圆茶拍卖现场
百年敬昌号普洱圆茶,为何能拍出如此高价?国家高级评茶师、“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淘宝店“普洱藏家”鲁文锋先生,为我们讲述了百年敬昌号的往事。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多年来逐渐收集了清末宋聘、1920年同昌号、1952年红印、80年代8582、88青饼、92方砖等珍品老茶,并把多年研究普洱茶的经验,整理发布在公号:普洱藏家,与众多茶友分享!
▲敬昌号圆茶
百年敬昌号普洱圆茶,历尽岁月洗礼,如今以标杆品质,向世人展示它的骄傲。鲜有人知的是,这百年老茶号的背后,竟还有这样一桩传奇故事......
一、“酱油”生意里淘出第一桶金
1918年,一位名叫马原武的回·族商人,在华宁盘溪开设了“源馨斋”酱油铺。靠酿制酱油淘到第一桶金后,马原武带着族人开始跑马帮,做起外贸生意。
▲马原武与家族合影
他们把河西的布匹、酱油、烟丝、铁铜器皿等驮运出去,又把茶叶、鹿茸、象牙、熊胆等物资驮上昆明,很快赢得了一定的财富。
▲清末茶马互市图
这时,马家人开设了“原信昌”商号,主要为海关承运商货,并进行各种货币的汇兑。“原信昌”商号的生意迅速遍布云南,马家一举成为滇南巨富。
二、创办敬昌号茶庄
“原信昌”昆明总号业务,由马原武第三子马同惠(字泽如)负责;第四子马同恭(字敬修),负责墨江分号业务,同时兼收中药材及茶叶。
他们发现,香港、泰国、老挝、缅甸等地,对普洱茶的需求很大。经过考察,他们决定在交通较为便利的江城,建立制茶厂。因为马敬修的字里有一个“敬”字,他们把茶厂命名为“敬昌号”。
▲如今的江城老街
曼洒茶山茶菁都是通过江城地区运销出去的。马泽如先生曾忆道,“江城一带产茶,但以易武所产较好,这一带的茶制好后,存放几年味道更浓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的。出口行销香港、越南的,大多是这种陈茶。”
据载,江城“敬昌号”茶厂制成普洱茶后,“雇牛帮或马帮运往老挝,再装木船运往越南、泰国至香港销售。”
▲敬昌号圆茶
1921年,敬昌号茶庄成为江城规模较大的普洱茶庄之一。敬昌号的制茶技术最为精良,茶饼压制和筒包技术,都是最高级的工艺,与同庆号不相上下。
三、敬昌圆茶的艺术之美
敬昌圆茶,采用曼洒茶山优质茶菁制成。茶饼的压制技术,非常精工规矩,饼身匀称丰满,边缘圆顺。
尤其茶菁在蒸压前,入袋的技术很讲究;压制后的条索,在杂乱中显出一种排列的艺术。可以说,敬昌圆茶是所有普洱茶饼中,外观最优美的茶品。
▲小票敬昌号圆茶
值得一提的是,每筒敬昌圆茶里,都有一张精美的版画内票。内票呈白底绿色,勾勒出三个少女在乔木茶树下采茶的画面。
▲精美的敬昌号内票
加上由右而左“敬昌茶庄号”的工整楷书,构图美观,极富艺术价值。
四、敬昌号的辉煌与没落
敬昌圆茶初运到香港时,因是新兴牌子,口碑比不过宋聘、同庆等老牌子,因此售价十分便宜。它的转机出现在40年代抗战前期。
▲“普洱藏家”鲁文锋收藏大票敬昌号
1940~1941年,滇越铁路运输吃紧,各号积压大量茶叶,现金流通困难。母公司“原信昌”利用资金充裕的优势,大量收购普洱茶菁;敬昌号茶庄压制成饼后,通过泰国抢运香港,获利不少。
然而,辉煌转瞬即逝。抗战胜利后,为了防止货币波动带来的损失,马家人开始买地、建房,将大量的资金投到黄金和不动产上来。
▲马家大院天井
在老家云南玉溪通海县大回村,他们新盖了一座大院。大院由三座宅院组成,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巧妙融合了欧洲和回民的建筑风格,其建筑体量、院落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马家大院角楼
雕饰精美,设计细致,透过半脱半存的金粉,依稀还可见昔日的辉煌与大气。
▲小票敬昌号茶汤
如今,再品经典敬昌圆茶,回望岁月漫漫,细品其中的悲欢故事,不由对勤勉的制茶先人,多一份虔诚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