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给予茶客的是心灵宁静

发布时间:2024-06-02 点击:49
养生、会友、修心养性等实在的功用,让“茶”成为了浙江台州商人的新宠儿——建茶室的现象屡见不鲜、进茶馆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更有不少老板想赶赶这趟新潮,准备投身茶产业,大吸“茶业金”。
那么,这块“香饽饽”是不是真的适合入口?茶生意是不是真的好做?记者带着疑问一探究竟。
茶馆多不多? ——近年来,茶馆、茶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时代,茶馆的兴盛都与商业的繁荣、城镇规模的扩大等密切相关。台州茶馆行业的发展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因素。近年来,台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潮、时尚、积极的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内,“茶”就是其中之一。
走在椒江枫南路上,记者一抬眼便能看到云南普洱茶、玩家、下关沱茶茶馆、老周茶馆……前后四五百米的距离,聚集了7家茶馆。俨然已成为了“茶馆一条街”。
“2008年,云南普洱茶开张,开启了这条街开茶馆的风尚,我们玩家是2009年开张的。”玩家茶馆的茶艺师小万细数了周边的茶馆,“短短5年时间,我们的同行邻居就有6家之多。”
短短几年间,各色各样的茶馆、茶楼、茶坊、茶室、茶庄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台州的大街小巷,出售绿茶、铁观音、普洱等茗茶的专卖店也随处可见。
茗正茶业总经理束海兰告诉记者,很多老板都有这样的设想:“爱喝茶的人多,市场一定很大。如果开一家茶馆,于经营者而言无异于平添了一个会客的处所。”基于这种种考虑,投资茶馆的人便逐渐多了起来。
我曾经把从前的茶馆和现在的茶艺馆做一比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像,从前的茶馆,虽然也有常客,也有人一泡一天。但总体上说,茶馆更像一个民间沙龙,人们到这里来,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了解行情,互通有无。茶客因此而来去匆匆,茶馆因此而热闹非凡。
茶艺馆却是趋于安静的,现代人到此地,除了彼此商讨事务之外,很重要的就是休闲。数个好友,冲壶茶,一坐半天,东拉西扯,述旧论新,但不到旁人桌上去交新友,听花边新闻。从前一条信息全茶馆共享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基本上,进入茶艺馆的人们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小团体为中心的,要解决的是个人的问题,沙龙性质解消,驿站性质渐起,说当今的茶艺馆是人生的停靠站也未必不可以。
既然停靠了,做停靠站生意的老板自然希望停靠者的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长,消费越多嘛,这也是茶艺馆和茶馆为什么装修理念不太一样的缘故。茶馆大堂多,包厢少,讲究的是个人气,倒也未必在那些琴棋书画上下太大功夫。要把客留下来,首先是人多,人一多消息就多,消息一多听消息的人就多,喝茶的人自然也多。
既然停靠了,做停靠站生意的老板自然希望停靠者的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长,消费越多嘛,这也是茶艺馆和茶馆为什么装修理念不太一样的缘故。茶馆大堂多,包厢少,讲究的是个人气,倒也未必在那些琴棋书画上下太大功夫。要把客留下来,首先是人多,人一多消息就多,消息一多听消息的人就多,喝茶的人自然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