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普洱:“363评茶法”更适合对普洱茶做出评价

发布时间:2024-05-30 点击:77
在五因子评茶法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论证和改进,更适合普洱茶评审的“363普洱茶专业评茶法”终于定型。五因子评茶法是运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这几方面进行审评,鉴定茶叶的品质。在此基础上把外形项目细分又衍生出八因子评茶法。然而这两种评茶法都不是适合普洱茶的审评技术。
普洱茶并不比别的茶类更高深,但是和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有其他茶类不具备的特点——越陈越浓、越陈越香。五因子和八因子评茶法共有的缺陷是缺少了对茶品未来的评价体系,因此拿来评审普洱茶是不适合的。
五因子八因子评茶法是对茶品品种、外观、感官、工艺结果的评定,对茶品的未来走势无法做出判断。并且是一次性冲泡,只能对茶品的溶出多少做出评定,对于溶出的稳定性却无法审评。
“363评茶法”通过3次冲泡,不但对茶品的品种、外观、工艺、做出感官评价,而且对茶品以往存储以及后期走势也同时做出评价。那么对于一个特别适宜存储、适合远期品饮的茶品来说,“363评茶法”是无可替代的。
“363评茶法”首先对茶饼(砖、坨等)的外观做出评分,然后在各阶段相应对茶品的汤色、气息、味觉、触感以及韵味做出评价,同时对于各阶段茶汤表现做出对比,最后对湿茶叶底评价,完成所有感官审评项目。通过所有审评项目对被审评普洱茶品的加工工艺、自身经历、当前品质以及未来走势同时做出判断,对于普洱茶当下的品饮和日后的储藏都做出了保障。所以,“363评茶法”是最适合评审普洱茶的方法,同时也是多款普洱茶对冲时最宜使用的方法。(主讲人:周云川,滇红茶叶科学研究所首席员,国家高级评茶师。图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转发本文仅作交流,此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