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发展史三大阶段,值得收藏!

发布时间:2024-05-28 点击:52
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口感醇厚饱满、是绝佳的养生饮品,长喝普洱茶对人体非常有益,普洱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你是否了解?这一次咱们就来讲一讲普洱茶发展史三大阶段。
1.第一阶段:古董茶篇
1936年以前,为私人制茶时期。
例如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同兴号等古董级普洱茶叶,最大特色乃此茶品之外,包装一律用竹笋的外壳用竹线将竹片切细泡水软化当线捆绑,一筒内装有七饼,每饼茶品放置一张茶庄的简易说明单据,简称为内飞。
一般每饼间没有外包纸,这就是与1936年之后的茶品最大不同之处,但整筒茶中一定放置一张茶庄的保证书,简称为大票,这就是1936年前私人制茶时期的特色依据。
2.第二阶段:印级茶篇
印级茶品之由来是中国茶业公司成立于1936年夏天,南京举办全国手工业展览会,上海商品检验局承办中国茶叶特展。
会场数据显示出,近百年以来世界产茶国家茶叶产量直线上升,与我国茶叶出口数量逐年下降形成了强烈对比,在痛感生产危机下,由范和钧先生带领下正式成立中茶公司及恩施茶厂。
1937年春天在庐山召开中国茶业公司筹备会,正式成立中国茶叶总公司,抗日战争亦于1937年七月爆发。
随之,东南各省茶叶产销相继停顿,中茶分公司迁往汉口,并在湖北筹办恩施实验茶厂。
1949年春解放之后,新中国成立佛海茶厂获得重生,中茶公司正式生产印级茶。
根据云南中茶公司的记载,1941年~1949年佛海实验茶厂的茶品,大都销往印度、泰国、缅甸等地,部分再转运到香港。
这时期的茶品也大都没有包纸,但每饼皆放置八字中茶内飞为记,这一批储存在香港各茶楼的普洱茶品,就是现在台湾地区炙手可热的无纸红印的典藏珍品。
在此之后,正式将中茶牌圆茶饼以全红字体包装,即为红印,绿印又称为蓝印,即为黄印,每筒装七饼,每饼皆用纸包装,但是印级茶就没有大票了。
3.第三阶段:云南七子饼茶篇
云南七子饼茶中英对照始于1967年~1977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熟普洱茶诞生。
首先在此详加说明、熟普洱茶的差异,这是最让消费者混淆不清之处。其最大差异在于:萎凋时不是采用日晒法处理,而是以热风槽萎凋法,此时做好的普洱茶品仍为生普洱散茶品,必须使用科学与人为方法将生茶转变为熟茶,再以成型加工后,即为熟普洱茶。
因印级茶中茶牌圆茶正式换包装,也告别印级茶品生产包装,全面开始七子饼茶。
普洱茶,来自世界茶源,乃茶中最原始、自然者,普洱茶的发展史也是漫长的,值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