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英佩:茶祖居住的地方,勐库西半山公弄茶区(一)

发布时间:2024-05-27 点击:57
说勐库茶得从公弄说起,看勐库古茶树、研究勐库茶叶历史第一个应去的地方就是公弄。
公弄,是布朗族的世居地,是勐库最古老的村寨,是茶祖濮人生活过的地方。
公弄坐落在邦马公弄布朗族古寨大雪山伸向勐库坝的条小山脉上,离勐库坝子约12公里,站在勐库坝的南勐河边就可看见公弄老寨的大青树。公弄的海拔在勐库西半山各村寨中不算最高,但公弄地理位置很好,视野开阔,站在公弄寨的寨头往下看可将勐库坝览尽,往远看可看见大户赛、懂过和东半山的坝糯、那蕉,公弄人坐在家门口就可看见的最高的山便是邦马大雪山主峰段。
公弄在邦马大雪山的巨臂上,被邦马大雪山抬举着、护佑着,布朗人在公弄一带与世无争地生活了几千年,从没遭遇过大灾大难。
邦马大雪山是世界茏发源地核心区域,邦马山主峰段的原始森林中现还生长着上万亩野生古茶树,世界荼王便巍立其中。公弄古寨与邦马山主峰近对相望,公弄的布朗人世世代代就和邦马山的古茶林相望相守、相生相息。
布朗族古称濮人,是勐库最早的居住民,濮人是最卓进入邦端山采集狩猎的族群,最先发现邦马山原始森林中有野生茶树,最先采集邦马山野生茶食用,最早将邦马山生茶引为家种的必然是公弄布朗族的先祖古濮人。
勐库地形奇特,被东西两条海拔3000多公尺的大山脉屏夹,直到一千年前这里除了少量濮人活动生存,还没有其他族群迁人。勐库气候温暖,两条大山动植物繁多,水源充沛,布朗族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到如今一直都在邦马山活动生息。野生大荼林就在他们的视线中,用竹筒煮荼水喝那是布朗族还在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时已懂的事。将邦马山的野生茶引为家种那是布朗族开始刀耕火种、搭窝棚为家时已有的事,公弄布朗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茶树原产地,守在野生大茶林旁边,野生大茶树的树枝曾是公弄布朗人搭窝棚时用过的材料,公弄布朗人要人工种茶用不着去缅甸、去西双版纳引茶种。
说勐库种荼始于冰岛傣族人去外地引茶种不可信,冰岛村傣族迁入勐库仅有600多年时间,在傣族没迁入勐库之前,居住在邦马山公弄一带的布朗族已经在人工种荼。
自傣族明朝初年进入双江后,勐库的布朗族曾被勐勐傣族土司统治过几百年,布朗族与傣族交往较多,又都信仰小乘佛教。布朗语和傣语相互借用、代用的也多,所以公弄地名有两种译法,译为傣语,意为大山上的寨子,译为布朗语,意为敲大鼓的寨子。
到过滇南、滇西南山区的人都公弄佛寺内的大青树是布朗人敬奉的神树知道,凡少数民族的古寨寨头或察子中央都有一棵或数棵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是村民们供祀的寨心树,又称为神树或鼋树。公弄是古寨,寨子头自然也有神树,那是一棵6人才能合抱的大青树,这棵千年大树是公弄的寨心树,也是公弄人供奉的神树。公弄的布朗人认为神树可以保佑全寨子的人平平安安、无灾无我忧地过日子。布朗族既信佛教也信自然神,相信万物有灵,万物有神,曾在森林中生活过几千年的布朗族,自古就懂得要爱护自己居住地方的生态环境,公弄寨子后面还有一大片鼋林,公弄人从不去砍伐毫林中的树木每年都要举行祭鼋林的活公弄布朗女采茶公弄是布朗族大寨,在双江、在勐库很有名,但双江以外的人若不从事茶业对它知之甚少,对公弄这个地名很熟悉的便是国内一些研究茶叶品种的专家,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都曾将公弄定为勐库大叶种的培育基地,云南省10多个县及省外许多茶区都有从公弄引去的茶种、茶苗。
公弄1950年以前已是勐公弄大寨的古茶树库很有名气的产茶大寨,茶园面积至少已在2000亩以上。1954年双江县茶叶站在公弄设点收茶,当年收得茶叶62747市斤,195年年更收得9000斤千。这些茶全部采自1949年以前种的茶园。由此可看出公弄1949年以前茶叶面积已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