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成都:极致生活“闲”究竟闲在哪
发布时间:2024-05-26 点击:59
锦里的热闹是呼喊
老成都的盖碗茶生活
成都小吃琳琅满目
在成都,即便在景区,都能让来到成都的游客感遭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寻觅这个城市曾经和如今发生的各色故事。无论是追求无拘无束的旅游者,还是跟团蜻蜓点水的游客,成都这座城市都会让人感遭到无所不在的休闲:扎进老成都的茶馆里要一杯花毛峰、看一天麻将,抑或是在人群熙熙攘攘的锦里边走边尝成都美食,享用被导游难得的“放养”。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副秘书长徐挺以为,成都市民的休闲感使得游客到了成都会不自觉地减慢脚步和节拍,融入成都的休闲、闲适。去哪儿网副总裁戴政表示,成都已经成功完成了旅游从观光到休闲度假的转型,人们来成都的目的更多地是深入体验这个城市的休闲生活和文化,比方泡茶馆、打麻将和学习变脸。“我以为这是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吸引游客的不仅是景区,而是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逛锦里、走宽窄巷子、看大熊猫,是很多人成都之行必不可少的三件事。
记者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讨基地时,恰逢园内的小熊猫搬家,这个基地还为小熊猫们成立了全国首个小熊猫维护研讨中心。相比于体态庞大、慵懒的大熊猫,小熊猫的样子更像浣熊般憨态可掬。不过,既然是大熊猫基地,大熊猫当然仍是这里的主角。
成都能看到大熊猫的地方很多,其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讨基地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这里的半数以上游客都是外国人。在竹林密布的基地内,室外园区是人群集中的地区。在室外的大熊猫,无论是成年还是未成年的,都一副听凭人声鼎沸,我自傲然不动的架势,让游客连为它们现场配音的时机都没有。
在其中一个园区,一棵树的枝杈上“挂”着两只幼年大熊猫,一只已经找到了最温馨的发愣姿态:两只腿分别搭在两个树杈上,两只胳膊趴在另外两个树杈上。而另外一只怎么也找不到最舒适的姿态,只得扭动着大屁股上下寻觅,引来一阵旁白与尖叫。
现实中的熊猫跟传说中的一样,除了吃饭就是发愣,却还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现实中的成都,却是除了喝茶就是发愣。
坊间有句名言叫作:“拜武侯泡锦里”,在锦里,人们泡的是一种文化范儿。传说中的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陈旧、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现在的锦里,依托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面貌作外貌,川西民风民俗为内容,扩展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一进锦里大门,那热热闹闹地叫卖着的“张飞牛肉”就让人备感亲切,再加上店里的活招牌“张飞”促销员“飘来飘去”地前后招呼着,三国风十分浓厚。而这条街里曲径通幽、闹中取静的闲散气息,还有那些分发着复古味道的老建筑,都让人恋恋不舍。
与锦里相反,宽窄巷子也一样怀揣着千年的历史。宽窄巷子原是旧时满族在成都的聚居地,虽像北京后海一带,聚集了茶馆、酒吧、餐馆、商店、画廊、小吃,价格却比其他地方实惠许多。
与锦里不一样的是,宽窄巷子的建筑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最后遗存。记者发现,在宽窄巷子,可以看到原状维护的老街道、老房子,又能经过喝茶、吃成都小吃等方式,领会到成都人悠闲的生活方式,了解市民“巴适”的感觉。不少成都著名的文化人也在宽窄巷子居住、聚会,外地游客能近距离感遭到成都最真实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
锦里的热闹是呼喊,是茶馆里的戏曲相声和有着各色绝活的民间艺人,是武侯祠外一条街的成都小吃。而宽窄巷子集中的更多地是充满情调的会所,巷子的精彩并不外露。
成都的闲究竟闲在哪里?一杯盖碗茶,承载了一切在成都和想去成都的人心中的休闲。
人们对成都休闲的印象大多表现在美食丰富,茶馆遍及。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在距离宽窄巷子不远的人民公园,记者体验到了最真实的成都式休闲。从早上开始,人民公园里已经满是喝茶、聊天、看报、聚会、打麻将、唱歌跳舞的人。人们聚在这里,一边聊天一边享用着舒耳郎的专业效劳,打麻将的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大声对谈。
在人民公园喝茶的,老年人居多,这里的茶馆多得让人惊叹——这竟然是在一个遛弯漫步的公园中。公园全是一派苏州园林似的传统中国园林面貌,盆景被园林工人修剪得鬼斧神工,园内庭台楼榭古色古香,碧水环绕,游廊小径弯曲其间。步移景异,透过镂空花纹的灰砖围墙,园内的景致又被浓缩成一个个充满古典神韵的微型景观。
在人民公园喝茶,一定要挑那种露天下有传统旧式的竹椅的茶馆,竹椅用竹筒和竹片做成,坐下来,树荫凉气袭人,玉兰花飘香,竹椅透着凉意,立即就像回到儿时的老家。在这样的茶馆里,人们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长,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馆的灵魂。这里也是老成都人最为聚集的地方,“摆龙门”阵能摆一天。即便是工作日,找一张空桌也不是即到即得,更不用说周末人满为患了。
扎进其中,有老夫妻各自看书看报喝茶,有表情丰富的麻将阿姨,很久不见相约的老友,大声痛快地聊天,虽然人声鼎沸,但却觉得周遭的人声恰如其分,充满了浓浓的、愉快的生活气息。
茶座之间,间或会有舒耳郎穿越往来,穿着黑色中式的马褂,胸前挂着一枚小小的牌子,写着“舒耳郎”,他们寻觅尝鲜的游客,工具繁多,手艺地道。
泡茶馆,一杯盖碗的花茶必不可少。由于花茶是老茶叶加上茉莉花熏制的,不但价格廉价,十块钱一碗,还经得起长时间的浸泡,你就是坐在那里喝上一天,茶铺也是笑脸侍候。花毛峰是成都每家茶馆必有的茶,这里的茶馆讲究一茶一座,各自点好茶后,堂倌便会拿着白瓷印花的盖碗,为你泡上第一泡,拿着盖碗悄悄拨弄茶水,喝上一口,茶叶的醇苦之后便是唇齿留香。
坐累了,便靠着竹椅抬头仰视阳光洒在嫩绿的叶子上,无论眼睛闭着还是睁开,都像极了电影镜头中才有的那份悠闲自由。
有人说,一年来个两三次,一次住上三五天,一天吃上五六道,一生来过七八年,才有可能把成都吃遍。成都美食麻辣够味,最让人骑虎难下。
“吃在中国,味在四川”,声名远播的川菜、各种风味的小吃以及成都人享用美食的习惯和风俗共同交错构成了成都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当属“龙抄手”和“钟水饺”,还有“赖汤圆”。火锅是成都的另一大特征,不论是最有特征的皇城老妈还是路边排挡,正宗的麻辣味道和热烈氛围都让人骑虎难下。川菜中的水煮鱼、毛血旺等经典菜式,也只要在成都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味道。吃在成都是休闲闲适的另一种极致表现。
吃新品川菜,记者向您引荐既好吃又有文化气氛的三家酒楼:红杏、文杏、银杏,三家的价格随着排序递增。假如为了尝鲜,红杏就足够了。这里的特征菜口水鸡,被叫成了“红杏鸡”,同样值得引荐的特征菜还有“红杏鳝段粉丝”“红杏霸王蟹”“红杏全家福”“红杏风味牛肉”。不过,红杏以不断9年就餐排队无一例外而著称。所以假如想去的话,最好可以提早预定。
假如想吃遍成都小吃,图个方便的话,锦里就能满足你的一切需求。伤心欲绝时可以吃一碗伤心凉粉,管它是辣出来的眼泪,还是心酸的泪。愉快时吃一杯锦里小吃巧克力喷泉,想过瘾就来碗麻辣凉面,还有叶儿粑、竹叶粉蒸肉、香辣凉糕、三大炮、各种风味的豆腐花、醪糟,总而言之在这里你能尝到各种锦里小吃,饿着肚子来,打着饱嗝回。
数说成都
国宝大熊猫、四川美食是成都旅游的两大活招牌。2011年,成都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了9674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其中入境游增长幅度更大,达到了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完成旅游总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33%。
怎么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产业中,推进成都旅游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是成都不断在做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锦里和宽窄巷子。开街3年多来,宽窄巷子流淌的成都文化吸引了来自境内外的游客近35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
如今,成都的旅游已经越来越休闲,更多的游客选择体验成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观光客。他们活泼在成都本地人最爱去的茶馆喝盖碗茶、听川剧、看变脸,对成都的麻辣川菜从辣怕了到怕不辣,甚至学起了打麻将,将成都闲适温馨的慢生活过到了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