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4-05-25 点击:53
徽茶属高山茶类,茶区云雾弥漫、空气清新、茶质优良。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灵水秀,土质肥沃,茶树遍布,是国内重点茶区之一。祁红、屯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名列中国名茶之列;白岳黄芽、黄山绿牡丹、黄山银钩、金山时雨、歙县花茶、休宁松萝、太平奎尖、竹铺大方、紫霞莲蕊、石墨茶、香风茶、茗洲茶……都为茶中珍品。
徽州茶文化涉及茶道、茶文艺、茶礼俗、茶饮习、茶建筑等与茶有关的文化活动,是融诗文、书画、歌舞等艺术于一体,集经济、宗教、思想、民俗、医学、旅游、园艺、食品、陶瓷工艺于一堂的文化现象。徽州植茶始于南朝,茶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场地一般选择在园林庭院、竹坞流泉边上,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茶道器具有风炉、石鼎、瓷瓶、盛炭篮、涤器桶、铜火箸、竹洗、竹杓、茶秆、竹筅帚、竹茶匙、茶壶、茶盏等。水以泉水为上,河水中,井水次。
文士茶以儒雅风流为特征;富士茶讲求高堂花厅、茶具华贵、茶形精美、气度豪华,注重气派、享受,因为徽州多徽商,拥资千万、老归乡里者比比皆是;农家茶注重内美不重外形,讲求真诚,乡土气息浓郁;道家茶以齐云山为本土,敬天祈地是道家茶的思想特征,寄情返朴归真。每种茶道都有几道乃至数十道讲究的表演程序。宋代史志学家罗愿有一首《茶岩》诗,是宋代徽州茶道的真实写照:岩下才经昨夜雨,风炉与鼎一时来。便将槐火煎岩溜,听作松风万壑回。
在徽州人生礼仪中,尚有三茶六礼的婚俗,三茶即接待宾客时必备的清茶、枣栗茶、鸡子茶。在徽州民间,采茶歌、采茶戏、采茶舞、茶民谣、茶传说故事广为流传。
黔太古道羊栈岭茶亭上曾有一副清代汪谦予撰写的楹联: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且坐断铁门槛,办夏水冬汤,接应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东东西西,阿谁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敲晨钟暮鼓,唤醒眼耳鼻舌身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楹联74字,将佛像、禅理、人生、茶亭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如叙家常,如参禅偈。
相关话题: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