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蛮族为什么在高山上居住种茶(上)
发布时间:2024-05-24 点击:53
在澜沧江两岸10多个县,凡有古茶国山、古茶树的地点总可找到彝族、拉祜族、哈尼族的古村寨,这几个民族中的一些支系与云南的千年茶史有关联,他们是云南自南诏国以来种茶的主要族人。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属氐羌系民族,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称乌蛮,这几个民族都有很多支系,其中一些支系种茶,无量山、哀牢山现存的古茶树与这儿族中种茶的支系有渊源,彝族中的侏俐支系、倮倮支系在无量山、哀牢山种茶的历史不会少于1300年。
一个有规律的现象今天仍可看到,无景东哀牢山大街乡乞力村大茶王量山和哀牢山的北段,景东、镇沅、双柏南华、景谷等县凡海拔1800米以上的村寨丿几乎都能找到树围超过150厘米或树龄超过500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古茶树,尤其是那些树围在180厘米以上的大茶王所在的地点海拔大都超过1900米。
在无量山、哀牢山海拔1650米以下的村寨是很难找到树围超过150厘米的古茶树的,这种古茶树的分布线在澜沧江两岸的临沧、云县、双江、澜沧、水德、凤庆、昌宁等县也同样存在。根据我多年考察所得的经验,在无量山、哀牢山、云县大雪山、水德大雪山要找500年以上的成排、成行、成林的人工栽培的古茶树必须上到海拔1750~2200米之间的村寨,否则很难找到。
举几处有代表性的地点,景东县无量山漫湾镇的温竹、中山,林街乡的磨刀河、箐门口,景福镇的公平、风冠山、芹菜塘。哀牢山的龙街乡和哨,太忠镇的大柏树村,大街乡的气力村,花山镇的文岔、芦山,镇沅县振太镇的文帕,景谷县正兴镇黄草坝,以上这些村寨都分布着生长着围径在180厘米以上人难围的大茶王,而这些有大茶王的村寨海拔都超过1850米,且都是彝族村寨或有彝族人居住。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