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茶友揭秘普洱存茶的“潜规则”,常喝茶的人一定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4-05-21 点击:52
所谓“仓储情况”一词,比较常见的有纯干仓、湿仓、香港仓、台湾仓、广西仓等说法,这当然包括了它们因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也会因处理的情况不一样又产生了不同的产物。
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官方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今天就来讲讲《普洱茶仓储》的知识。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专注普洱茶20年。如今还开辟了《普洱老茶讲堂》栏目,将历年研究普洱茶的心得,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
▲普洱藏家茶馆
一、“干仓”一词的由来
宋聘号、同昌号、敬昌号、红印等,这些现时的珍品在1992年前,其实基本上都安静地躺在香港茶楼、酒馆和食肆的仓库里,一直无人看管。
直至1992年中才有人四处查访这些已被人遗忘了半世纪多的老茶品,当这些老茶品的主人被问及有关这些多年前收入仓库的茶品时也感愕然,怎么那些压在仓库内的茶品也有人会感兴趣?
这些过往乏人问津的东西也该处理了,约好日期就带着那几位要买压仓茶的客人到那个尘封多年的仓库走走,在左挑右选之后,选好茶品至议价的时候却说不出价来,原因是这些茶品在市场上基本是属无价之宝,为什么说是无价之宝呢?
▲普洱藏家珍藏52年干仓红印
原因是在商业的交易上,有人要的就是宝但根本上多年无人问津,这价怎么开?于是,左右商谈,买卖就是这种情况下完成了,客人满意地带着茶品回去。
接下来就是这些收茶的茶商向外宣传这些老茶是从什么干仓出来的,从此“干仓”一词就流传在茶叶市场,一直成为普洱茶等级的标准,但到底这样的仓储是否就是代表干燥的仓储?
二、备受争议的湿仓
而另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仓储情况就是湿仓,既有计划、有系统地把新普洱茶品放入一个湿度较高的封闭场所存放一段长时间。
让茶品被迫吸收存在封闭场所内的水份,好让茶品快速陈化,到一定时候则进行翻茶工序,让茶品充分均匀吸收水份有利转化。
然过往这段所谓湿仓存放为期大约三年,继而放在通风情况理想和较干爽地方存放约一年,俗称退仓,作用是借助大量流动空气带走茶品因长时间在湿仓所吸收的霉味。
▲普洱茶霉变
当然这些霉味也有因茶体表现感染霉菌以致长霉,在长时板的退仓处理基本上大部分的霉菌和异味都可退去,唯有时因茶商急于出售以致茶品在未能完成整个退仓过程致茶品上仍留有霉味。
但为何说湿仓茶品最具争议性呢?原因是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中,水份这个元素实在是少不了,实际上从不同地方收集回来的样品告诉我们这个实况。
​三、地理位置影响仓储
譬如20年前存放在云南昆明的茶品相对同龄存放在广东的茶品其表现就说出一切,昆明地理环境经年干燥,茶品陈化情况十分缓慢。
广东地区四季分明,每年潮湿与干燥季节明显,茶品转化表现良好,从这一点就说出水份这个元素对茶品的转化影响十分重要。
然过往三十年基本上可说是干仓茶的空窗期,绝大部份的普洱茶品均接受湿仓处理,纯自然陈化的普洱茶品有如凤毛麟角。
所以近日有消费者转而追求会经入湿仓而退仓情况优良的茶品,所以所谓干仓、湿仓孰优孰劣,实属见人见智。
四、藏茶经验分享
近年由于大家都关注到普洱茶的仓储问题,亦由于普洱茶价不停地往上浮动,一些消费者渐渐开始收人一些普洱茶品自行收藏陈化,好让日后有些自藏茶品享受。
这样的做法是无可厚非,但消费者在处理这些茶品时要格外小心,否则随时会前功尽费,损失惨重。
▲鲁文锋的部分藏茶
1.原箱、原筒或原件收藏的茶饼、茶砖或沱茶只要将茶品原形摆放即可。
要注意的是摆放的茶品不可贴着墙壁,不让茶品直接被阳光的照射,远离异味、远离潮湿,每隔一段时间将茶品调换位置,时间一到,自有好的老茶品饮用。
2.至于散茶的存放较繁琐,首先要准备一些干净无异味的容器。
如:金属性质的锡茶筒,陶瓷性质的瓷茶罐、紫砂罐等,接下来就是在容器内的底部垫上一些物料,作用是存放期间吸收容器底部的水份,这些物料可以是包裹茶饼的棉纸或包扎茶饼的竹壳。
最后就是放入茶叶,茶罐或茶筒的开口处只须盖好就是,不用封密,至于摆放茶筒的地方与原件包装的茶品相同就可以。
鲁文锋先生从1998年接触普洱茶,普洱茶这个过往不为人追求的茶品,有今天的光境可说是因为其丰厚的茶质。
再配上天时地利的环境,才得到今日的情况,然各位茶友在选择茶品的重点其实并无须侧重于干仓、湿仓等问题上,喝茶人只管从各式各样的茶品中挑选适合自己所喜爱的口味就是,茶无好坏,适口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