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英:科技兴茶多元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3 点击:62
戴国英:科技兴茶 多元发展
2003年12月,常州市溧阳首家有机茶--“天目神”茶经过国家有机茶认证,并以其优秀的质量成为人民大会堂款待用茶,2006年又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指定为“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接待专用茶,“天目苏”白茶也荣获了海峡两岸情--茶王争霸赛特级茶王……。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摘取这些桂冠的竟是一位普通的山村妇女。说起她的创业史,现为溧阳市天目神农业生态园经理、天目苏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的戴国英感慨地说:是3斤茶叶“长”出了一个大产业,是科技兴茶铸就了品牌、多元发展博得了荣誉。
品牌运营有报答,绿色农业结硕果
作为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创业充满着艰苦与苦涩。母亲是聋哑人、弟弟又工伤致残,身处特困家庭的戴国英一心想要挣钱维持家庭的开支。1989年的春节,她听说卖茶叶能赚钱,当即就和丈夫商量,决定走出山村,进城做茶叶买卖。不久新茶上市了,她经熟人介绍在茶场批了3斤茶叶,夫妇俩拎着蛇皮袋访公司、下厂矿、走街串巷,可跑了几天,却一无所获。正当她徘徊于街头时,正巧有个厂长急等茶叶送人,但他看着戴国英送来的3斤茶叶左挑右选硬说做工不好,茶形不漂亮,戴国英只好把价格降了又降,终于第一笔生意成功了。3斤茶叶虽然只赚了40多元,可这40元那时在山里要干多少天才能挣到啊!这坚定了她做茶叶生意的决心,做茶叶生意成了她不悔的选择。
要做好茶叶生意,须得识茶、会品茶,戴国英四处拜老师,访师傅,从茶叶栽培、生长环境、采摘技术、加工工艺到茶叶品味、鉴定知识等无一不学。天道酬勤,戴国英不久在茶叶方面成了“土专家”,并渐渐做出了名。她的茶叶店开的红红火火,但是戴国英的心思却想着另一件事:认识我的人晓得这茶叶是我的,不认识我的人怎么让他晓得我的产品呢?看着漫山遍野的广告,她深受启示,她想,自己的茶叶也应该有个牌子。那时正值天目湖旅游开发升温之际,经过群策群力,智慧的火花终于碰撞出一个嘹亮的商标--天目佳,后又陆续注册了天目神、天目苏等系列商标,从此戴国英的茶叶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品牌的生命力是诚信,农业的生命力是绿色。最近几年来,绿色消费已成为时髦,颇具市场意识的戴国英敏锐地意识到绿色茶业将大有可为,于是萌发了走科技创新之路,开发有机茶的念头。1999年,她在平桥山区承包了280亩荒山,承包期为30年,预备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音讯传出,业内有不少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有机茶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可一向执着的戴国英毅然投入到了荒山的开发中。2003年12月,经过历时5年开发生产,“天目佳”茶经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讨一切机茶研讨与发展中心认证,成为溧阳首家经过有机茶认证的茶叶品牌。凭仗“天目佳”品牌的知名度,戴国英的有机产品事业如原子裂变,释放出宏大的能量,以溧阳为基点,先后在北京、南京、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开设了专卖店,产品也“裂变”出“天目神”桑茶、“湖畔农家”笋干、野山笋、玉米、咸鹅、鱼头等系列农产品。
戴国英:科技兴茶 多元发展
2003年12月,常州市溧阳首家有机茶--“天目神”茶经过国家有机茶认证,并以其优秀的质量成为人民大会堂款待用茶,2006年又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指定为“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接待专用茶,“天目苏”白茶也荣获了海峡两岸情--茶王争霸赛特级茶王……。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摘取这些桂冠的竟是一位普通的山村妇女。说起她的创业史,现为溧阳市天目神农业生态园经理、天目苏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的戴国英感慨地说:是3斤茶叶“长”出了一个大产业,是科技兴茶铸就了品牌、多元发展博得了荣誉。
品牌运营有报答,绿色农业结硕果
作为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创业充满着艰苦与苦涩。母亲是聋哑人、弟弟又工伤致残,身处特困家庭的戴国英一心想要挣钱维持家庭的开支。1989年的春节,她听说卖茶叶能赚钱,当即就和丈夫商量,决定走出山村,进城做茶叶买卖。不久新茶上市了,她经熟人介绍在茶场批了3斤茶叶,夫妇俩拎着蛇皮袋访公司、下厂矿、走街串巷,可跑了几天,却一无所获。正当她徘徊于街头时,正巧有个厂长急等茶叶送人,但他看着戴国英送来的3斤茶叶左挑右选硬说做工不好,茶形不漂亮,戴国英只好把价格降了又降,终于第一笔生意成功了。3斤茶叶虽然只赚了40多元,可这40元那时在山里要干多少天才能挣到啊!这坚定了她做茶叶生意的决心,做茶叶生意成了她不悔的选择。
要做好茶叶生意,须得识茶、会品茶,戴国英四处拜老师,访师傅,从茶叶栽培、生长环境、采摘技术、加工工艺到茶叶品味、鉴定知识等无一不学。天道酬勤,戴国英不久在茶叶方面成了“土专家”,并渐渐做出了名。她的茶叶店开的红红火火,但是戴国英的心思却想着另一件事:认识我的人晓得这茶叶是我的,不认识我的人怎么让他晓得我的产品呢?看着漫山遍野的广告,她深受启示,她想,自己的茶叶也应该有个牌子。那时正值天目湖旅游开发升温之际,经过群策群力,智慧的火花终于碰撞出一个嘹亮的商标--天目佳,后又陆续注册了天目神、天目苏等系列商标,从此戴国英的茶叶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
品牌的生命力是诚信,农业的生命力是绿色。最近几年来,绿色消费已成为时髦,颇具市场意识的戴国英敏锐地意识到绿色茶业将大有可为,于是萌发了走科技创新之路,开发有机茶的念头。1999年,她在平桥山区承包了280亩荒山,承包期为30年,预备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音讯传出,业内有不少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有机茶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可一向执着的戴国英毅然投入到了荒山的开发中。2003年12月,经过历时5年开发生产,“天目佳”茶经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讨一切机茶研讨与发展中心认证,成为溧阳首家经过有机茶认证的茶叶品牌。凭仗“天目佳”品牌的知名度,戴国英的有机产品事业如原子裂变,释放出宏大的能量,以溧阳为基点,先后在北京、南京、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开设了专卖店,产品也“裂变”出“天目神”桑茶、“湖畔农家”笋干、野山笋、玉米、咸鹅、鱼头等系列农产品。
饮水思源图报恩,致富不忘老百姓
戴国英发现当地农户茶园面积较小,而且品类落后、老化,形成质量差,商品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茶积极性。戴国英想,她们是自己的父老同乡,现在仍然过着艰苦的劳作生活,自己富了,为什么不带她们一同走上致富的道路呢?
于是,戴国英以天目佳农业生态园为龙头成立了天目苏茶叶专业合作社,她与中国茶叶研讨所和国内农业院校联络,以合作社的方式联合周边280户农户,发展无性系茶2000亩,并统一标准,统一商标,免费为他们提供种苗、技术指点、生产管理、产品收购等效劳,合作社开发总面积达到2500余亩,其中茶叶面积1500余亩,林果面积500余亩,销售收入2100万元,创经济效益390万元,用工1300多人,其中终年固定用工36人,暂时采茶女工900余人。
戴国英兴办的溧阳市天目苏茶叶专业合作社规模正逐渐扩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其带动效应也越来越大。
多元发展上台阶,率领农户促增收
茶叶生产季节性强,戴国英依照做强主业,做好副业的运营思绪,在抓好茶叶生产运营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山区的资源优势,率领当地妇女和农户生产收购笋干、野山笋、板栗、冬笋、草鸡蛋等土特产,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销售。2008年销售“湖畔农家”牌各类农副产品达10万公斤,经过做好副业,扩展了农户的创收渠道。
随着生态园旁边的江苏溧阳蓄水电站建设,戴国英又搞起了农家乐,她将目光紧紧盯住农业生态旅游,经过农家乐的方式为农户设立农副产品销售窗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扶持一批妇女从事果蔬、禽蛋等农副产品生产,让她们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并联合农科院校,走科技兴农之路,把合作社的生态高效农业做大做强,率领越来越多的农户奔走在致富的大道上。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溧阳市天目苏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常州市“三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高效农业“三八”示范基地。戴国英凭着那份顽强拼搏的钻劲、擅长创新的巧劲,在率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完成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