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术语解析 青茶/乌龙茶有哪些品鉴术语,怎么品鉴?

发布时间:2024-05-11 点击:54
图为:武夷岩茶茶汤色清亮通透
当我们享受那种凝杯细啜、齿颊留香的回味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茶知识。尤其是喜欢品饮武夷岩茶的人们,应当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术语,如:茶的汤色、回甘、生津、挂杯、喉韵、收敛性、锁喉等。
汤色,指茶叶冲泡出的茶汤颜色。茶汤色清亮通透,仿佛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色,这泡茶一定不差。当然,因不同品种有其细微的区别,如水仙汤色橙黄清澈,叶底肥软、黄亮,叶缘红边鲜红;肉桂汤色橙黄清澈,叶底柔软、黄亮,叶缘红边朱红色鲜明;奇种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柔软、绿叶红镶边;名枞汤色橙黄,叶底柔软、匀齐,绿叶红镶边。如果汤色黄褐浑浊,这茶的口感就不理想。
回甘,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谓之苦尽甘来。优质茶叶在入口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衰。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所谓的强,只要明显感觉出来即可,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有些茶叶,香气、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茶喝完回甘就完了,此茶的等级就不会高。不同茶类,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工艺,表现出的甘度又有区别。犹如闽南乌龙茶中,同样的安溪铁观音,既有传统工艺中咸酸醇厚鲜爽的回甘,也有奶油鲜香馥郁的回甘等。
生津,指茶汤入喉后口腔中分泌出的唾液,从两颊、舌面、舌底冒出津液,滋润口腔,让人感觉身心舒畅。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使饮后数小时,口中之津仍然源源不断,似甘泉冒出,十分美妙。当然只有少数品质很好的茶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就越久。笔者有幸饮到一泡正宗金骏眉,回甘留到第二天早上,至今难以忘怀。
挂杯,品茶时的挂杯和葡萄酒的挂杯不一样。葡萄酒是指酒液在杯壁上流的速度,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而品茶时的挂杯是指茶香留在杯壁上的时间,饮茶后杯底的清香之气经口、耳、鼻五官入大脑,能够使脑中繁杂之绪恢复平静。挂杯留香的时间越持久浓郁,说明茶越好。其香型结构最具魅力的,笔者认为当属武夷岩茶,正如陈橡教授所说的:“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其岩韵挂杯之香,是其它茶类无可比拟的。
喉韵,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茶汤如山涧溪流,很顺滑地流过喉头,让喉咙感觉很滋润,喉部肌肉很放松,原来的干涩感一下得到解除,通体舒畅。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在口腔内就结束了。喉韵一向受到茶友的青睐,也是茶客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武夷岩茶的水仙就有淡而悠长,细而持久的喉韵,让人回味不已。
收敛性,真正懂得收敛性的人不是很多。收敛性是跟茶的苦、涩有关的,它是苦味、涩味转化成回甘之间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而后消退再转化成回甘的过程就越短,反之收敛性就弱。肉桂就具有代表性,好的肉桂入口必有苦涩味,独特的魅力一下就抓住喉咙,很快从喉底翻上来醇厚的回甘,不自觉就联想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
锁喉,饮茶后咽喉感觉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卡喉刮舌等等不舒服的感觉,统称为锁喉。让人感觉锁喉的茶品质通常不会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