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集观赏价值与实用性与一身

发布时间:2024-05-08 点击:41
茶具中常用的茶壶!说到茶具,当然首推茶壶。而茶壶中的佼佼者当属被誉为天下第一品的宜兴紫砂壶。
它集古拙的外表与吸湿性、保温性强的长处于一身。名手所作紫砂壶外型精美,光芒耀眼。宜兴壶的制造,由先天质地配合后天的技术使之变成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商品。它与通常陶器不一样,里外都不足釉,选用本地的紫泥、红泥、团上泥掊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运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紫砂茶具还具有外型简练大方,色彩质朴古雅的特色,外型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在壶上雕琢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今后,并逐步变成紫砂技术中所独具的艺术装修。
壶身通常可分为筋骨型、自然型、几何型及小型壶或水平壶等四种。筋纹型茶壶的外型,多是将花木形状规则化,制造精巧,构造准确严整。天然型则取材自树干、植物和花卉。几许型则是依据球型、筒型、方型、长方及其他几许形状而改变出来的,是宜兴壶最常见的外型。而水平壶是闽、粤两地品味功夫茶的小型茶壶。
自明代龚春仿照老银杏树瘿制成供春壶而出名后,相继呈现的制壶大师有明万历的董翰、赵果、文畅、时朋四大名家,后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高手,以及喝茶史上传为佳话的孟臣壶始作俑者惠孟臣,清代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程寿珍,近代有顾景洲、朱可心、蒋蓉等人。从古至今,许多人将壶的外型与神韵及其精美细腻的做工,当作艺术品来赏识,更由于它与茶的互相调配,使其兼具观赏价值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