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手工机械并用生产成本各异
发布时间:2024-05-05 点击:59
依照安溪铁观音标准茶园管理、传统工艺初制流程,每年采制三次,年亩产250斤干毛茶的茶园,生产铁观音的成本一斤平均需要多少钱?日前,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制茶工艺大师刘金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除草6次,300元;修剪,150元;追肥4次和冬季下基肥工资加农资2000元……茶园管理费用分摊到每斤干毛茶约为25元;
采用手工采摘,每日每人工资要120元左右,按人均采摘35斤鲜叶计算,4.5斤鲜叶制作1斤干茶,分摊到成本上,每斤干毛茶就要16元;
初制雇请工人的工资和电、气、布等损耗,分摊到成本每斤15元……扣除春茶采制率较低影响,每斤毛茶成本约在50—55元;精制后,每斤茶叶成本在80—90元。
成本如此,销售价格却有差别。一个紫砂壶,出自不同制作人之手,价格可能就天壤之别。茶叶也是如此,因工艺高低,茶叶出自不同茶农之手,价格有的上千元,有的上百元。“天、地、人、种”,如果是茶鲜叶质量高,制茶师傅工艺好,天气适合,茶叶制优率高,利润也就高。
使用符合制茶工艺原理设计的机械辅助加工,降低生产成本是安溪铁观音的一大进步。省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茶王”的陈双算,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茶叶初制情景说,靠手搓脚揉,两人配合,一天最多也只能制作20多斤干毛茶。按照现在工资计算,每人每日300元,初制成本每斤茶叶就要25元,现有摇青机、杀青滚筒、平板机、包揉机等辅助,初制环节每斤茶叶节省成本10元左右。
机械使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现在虽然有采茶机,但是在制作高端茶上,一定采用人工采摘,“‘开面采’,三叶一心,采下来的茶青大小要均匀,以便摇青的时间能统一。”刘金龙说。如果生产黄金桂、毛蟹等色种茶,采用机械采摘,劳力成本可以降低不少。
“以前茶园分散,现在集中连片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茶农省得‘今天这个山头,明天那个山头’到处跑。”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辉荣说,通过茶园流转,统一管理,也能节约成本。
比如除草,合作社组织茶农选择在“中草期”劳作,“刚长出来的小草再生能力强,太老的草结了草籽,容易传播下一代,‘中草期’除草效率最高,而且一定要在晴天进行,被阳光晒死的杂草又能当作绿肥。”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茶园管理的陈秉怀说,杀虫期也要选择正确的时间,而且要连片使用生物农药,避免虫害转移。在茶园架设一盏太阳能捕虫灯,套用黄色杀虫板,也节省了一部分农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