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万松山免费茶亭的数字与故事 12-12

发布时间:2024-05-05 点击:51
瑞安万松山免费茶亭的数字与故事 12-12
夏天烧伏茶,冬天烧保暖茶,风雨无阻,多年如一日地把关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万松山茶亭“上岗”逾15个年头,相比温州红日亭凉茶,它服务时间之长、用水之天然等独特之处,让众多的市民对其青睐有加。
每天供应18个小时,一年至少用水1800吨,一年接待200多万人次……本期让我们了解万松山免费茶亭数字背后的故事。
服务时间长:
每天供应18个小时
今年7月13日,温州日报刊发了《温州“伏茶之最”》一稿,罗列出的“之最”名单中,万松山凉茶点被列为温州市每天服务时间最长的茶点。
“凌晨2时,别人还在睡梦中,我们的茶亭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直到20时,甚至21时,供应时间达18个小时。”茶亭负责人老郑说,不仅一天供应时间长,还一年四季365天坚持到底,从未间断。
凡是到过万松山的人,都去过半山腰免费茶亭,喝过茶亭里那甘甜的茶水,感受到茶水里包含着的浓浓的爱心。
以夏天为例,一般情况下,24公斤的中草药需要200公斤水,才能煎制出入味的凉茶。为了散热快,让市民喝到温度适中的凉茶,茶亭里配备的茶箱特地安装了5个水龙头。凉茶一天要煎制6次,每次需要1个半小时,因为夏天凉茶的需求非常大,所以烧茶人几乎每刻都要呆在锅炉边,加水、加中草药,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农历冬至后,天气变冷了,来万松山登山的人却不曾减少,特别是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左右,登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这主要是因为天气渐凉及天黑时间提前的缘故,大家将登山的时间稍作调整。”老郑说。
走在万松山宽阔平坦的石阶上,习习凉风迎面而来,沿途的绿树常常让人忘却了登山的劳累,吸引游人快步而上。然而,最吊人胃口的还是半山腰的那杯凉茶。
不管多么早,只要市民经过茶亭,都会驻足喝杯凉茶或白开水。在这么寒冷干燥的冬天,因为保温工作做得好,市民发现倒进茶杯的水都是滚烫的。
“茶亭免费提供茶水是一项公益性服务,服务就得让大家满意。要做到让早到锻炼的人、迟下山的人想喝茶都有得喝。”老郑说。
“之前有山友提出,希望茶亭也能提供茶叶茶,我们就根据需要另外购置了茶炉。现在,除了凉茶、白开水,山友们也可喝上热乎乎的绿茶了。”老郑说。
用水好:天然山泉水烧茶十几年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是陆羽在《茶经》里一番话,意为:煮茶用的水最好的是泉水,江水次之,最次为井水。
《温州“伏茶之最”》一稿中指出,万松山茶亭是用水最好的凉茶点,因为它选用的是山泉水。
在老郑的带领下,记者在万松山半腰上,看到了这眼润泽了无数茶客的山泉水箱。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水箱,边上渗出一些水滴,很清澈。
记者看到,时值初冬,不少爬山锻炼的人总要带些水下山。上山时,大家顺手带上空桶,下山时,桶里装满了山水。
“山泉水好甜,我们都喝了十几年啦!”每天都习惯来打水的林先生如是说,他用山泉水代替自来水煮饭烧茶,已经十几年了。
据悉,市疾控中心会定期为我市万松山等地的山泉水进行水质监测,万松山的山泉水是健康和卫生的。
供应量大:一年至少用水1800吨
“平均每天要供应茶水5吨左右,如果是节假日,则至少需要10吨水的用量。”老郑说,按一天平均5吨算,一年至少需要用水1800多吨,甚至更多。
《温州“伏茶之最”》中讲到温州红日亭一天用水量在8吨左右,“万松山是365天不间断免费供茶,而红日亭是夏烧伏茶冬施粥,所以它一年用以烧凉茶的用水量没有那么多。”老郑说。
老郑说,烧茶水源自下沙塘村的小溪,因为距离新茶亭太远,只能用水管把山上流下的溪水接起来,通过加压输送到老茶亭的水箱,然后再二次加压,缓慢流入到新茶亭的水箱。
“老茶亭里总共有4只大水箱,平均每只水箱容量是8吨,只要控制好放水速度,完全可以供应烧茶,”老郑说。
泉水卫生干净是最重要的事情,为了保证泉水供应万无一失,将露天水箱搬移到老茶亭内非常必要。为此,今年4月,老郑就将这个提议说了出来,可是这么重的几只水箱怎么从十多米外的地方搬到室内?如果是平移还好,可是在这样的坡度上移动这样的物体实在是难了些,可老郑的话刚说出口,一帮正在早锻炼的山友立即主动报名,互不相识的十来个人一起参与了这个事情,整个过程中配合默契,大家早饭中饭都没来得及吃,一直干到下午2时,才把4只大水箱都移到了室内。
受众范围广:一年接待200多万人次
万松山可以说是瑞安人的客厅,茶亭则是这个客厅的大沙发,很多市民都对这里充满了感情,不少人就是喝着这里的凉茶长大的。
自万松山完成游步道三期工程及后山环路工程,万松山的道路成了“路路通”,即市民只要是从东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