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泡茶的"袋"安全吗?大部分无材质说明
发布时间:2024-05-05 点击:83
浏览大图
春节将至,有市民喜欢购买运用方便的袋泡茶,也有市民会从网上选购“茶叶袋”,自行分装茶叶。市场上的袋泡茶琳琅满目,各种各样袋泡茶的茶袋也是千差万别,和茶叶一同浸泡于水中的茶袋究竟是什么材质的?安全吗?本期“猎奇心年货系列”对此一探求竟。
>>实验
实验地点:西安康派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实验人员:两名专业食品检测人员
实验资料:华商报记者买了4种袋泡茶产品,一种是立顿红茶袋泡茶,包装上没有对茶袋材质进行说明。其他3种是从网上购买的没装茶叶的茶叶袋,一种注明材质为“食品级pet不织布,耐180℃高温”,不含荧光剂、重金属及塑化剂;一种包装标示为“日本生产”,包装说明为日文;还有一种包装标示产地“德国”,包装说明为英文。
浏览大图
检测项目:袋泡茶茶袋能否脱色,以及茶袋中铅、砷的含量
实验说明:该实验参照1990年5月1日施行的《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纸的卫生要求,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各种原纸,包括食品包装纸、糖果纸、冰棍纸等。依据标准,要求感官目标色泽正常,无异嗅、污物。理化目标方面,对铅、砷含量作出了限量值规定。
检验人员说,由于茶叶袋是要浸泡在水中的,而且浸泡后的茶水是要直接饮用的,因而,对袋泡茶茶袋的标准要求应该更高,不仅要耐高温,还得耐浸泡。
1.脱色实验
在室温下,用水和正己烷分别对4个茶叶袋样品浸泡15个小时,每两个小时察看一次,并进行搅拌,由于水和正己烷都是无色通明液体,假如液体在浸泡过程中变混浊,说明茶叶袋有脱色的状况。
结果:4个样品均没有脱色状况
2.铅、砷含量实验
称量后将茶叶袋样品剪碎,然后用硝酸进行消解,对消解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定容,再放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含量检测。假如铅砷含量超标,说明茶叶袋原资料或在生产工艺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的状况。结果:4个样品铅砷含量均合格
浏览大图
>>调查
大多袋泡茶包装对茶袋材质无说明
在万年路茶叶城运营茶叶的一商户说,日前市场上袋泡茶茶袋的材质次要有三种:过滤棉纸、无纺布和尼龙,前两种比较普遍。过滤棉纸的次要原料为进口木浆,价格低廉,生产本钱低,但不耐泡。无纺设防潮透气易降解,价格适中,所以发展很快。而大大部分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袋泡茶的便捷和爱好的茶叶品种,很少关注茶袋的质量。
关于和茶叶一同在饮用水中浸泡的茶袋的材质、运用留意事项,市场上大大部分袋泡茶产品的外包装都不做说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一名负责人说,在我国,袋泡茶在茶叶的消费占比并不大。关于茶叶袋的国家标准,有针对性的就是2010年1月1日施行的袋泡茶国家标准,但这只是一个引荐性标准。该标准适用于以茶叶为原料,用过滤资料包装而成的袋泡茶。其中对滤袋资料和辅佐资料作出了要求,要求滤纸清洁、无毒、无异味,不影响茶叶质量,符合相应资料(食品级)的国家标准规定,辅佐资料中的提线宜为不含荧光物质的原白棉线,严禁漂白。若运用钉子封口,钉子应符合食品接触资料卫生标准的要求。关于袋泡茶产品的包装上能否应该对茶袋材质及运用留意事项进行说明,比方耐多少度高温、可浸泡的最长时间等,这名负责人说,依据日前的国家标准,袋泡茶茶袋的材质并不是必需要在包装上标明的,相关标准都还在持续完善。
>>提示
不要将茶袋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关于消费者对袋泡茶茶袋材质安全性的担忧,华商报记者致电某品牌袋泡茶客服,客服称,其产品包装上对袋泡茶的饮用方法都有说明,即茶袋浸泡2到3分钟后,应提出茶袋,不建议将茶袋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更不宜喝隔夜的袋泡茶。
关于选购袋泡茶,检测人员建议,茶袋颜色特殊白的,应留意其能否经过漂白处置;还要检查茶袋的封边,假如运用的是无纺布胶水进行封边,加热水浸泡,就会对人体有害;选购时,取出小袋包装,倒净茶叶后细心闻闻,假如有异味,就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