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对湖南安化黑茶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4-05-03 点击:58
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在安化小淹镇的经历,左宗棠结识了安化黑茶。之后,左宗棠成为中国晚清军政重臣督师甘肃时,一上任就指示,加大安化黑茶生产量,所有黑茶运抵陕西泾阳压制成茯砖后,要转运甘肃后再运到新疆、蒙古等地区。
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为何要这样做,但是不是他的亲家有安排,就留给喜欢研究黑茶的朋友去考证。
咸丰、同治年间,陕甘回民掀起抗清斗争,左宗棠也没有闲暇管黑茶了。
战乱10余年,致使经营黑茶官茶的陕、甘、晋商逃散,安化黑茶引茶运销几乎停顿,仅由私人少量运去。战事平定后,左宗棠再次要求西北地区派人到安化采购黑茶,但每年黑茶运销量低于咸丰以前的33万担。
道光年间,左宗棠同志到朝廷任职后又改革安化黑茶政府采购的模式,实行“茶票制"。
茶票制的意思是,政府发给你茶票,商人就用政府的茶票去买茶,这有点像计划经济年代的布票。
当时老左同志制定的茶票发放的具体办法是:
一是把茶商以前所欠的茶税全部免掉,而且不准再乱收其他杂费。
二是不分省域定额,只要想经营者都可以领票,不论多少。凡是在陕西与甘肃两省经营的茶商,一律要在领票时把税上了。一时缺钱的,可以在当地找担保人,如果没有找到担保人,找政府也行。
三是还税按所得税缴纳,杂课按营业税缴纳。
从上述制度设计上看,老左设计茶票制名义上是一个政府管理上的行为,表面上与安化茶农关系不大,但暗地里,老左给了安化茶农巨大实惠。
 为何这么说?如,他鼓励茶商运茶,加大安化黑茶的采购量。怕当地的官员说一套做一套,他与湖南巡抚协商,凡是领有茶票的茶商,只缴纳税额的20%,其余的80%由地方财政负责补贴。怕走过场还设置了专门机构监督。
从这点来看,老左就不愧为是安化人的亲戚了。
左宗棠同志的这—改革措施实行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1873年中央试发放835张茶票,没想到—天之内,竟被茶商—抢而空(当时一部分人还倒卖茶票)1875年发放1462收票,茶商领票后就直接到湖南安化等产地贩茶,再从水路或陆路运到西安西北的泾阳压制成泾阳砖,包装成封,运到兰州销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左宗棠对安化黑茶进行茶票制改革后,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的资江两岸,有茶叶专业镇8个,专业茶叶码头4个,开茶叶公司的有300多家,有从事茶叶工作的员工10多万人比现在的员工都不会少,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以及广州、汉口、兰州等客商齐聚安化打造了500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业历史奇观。
之后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
期间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