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邦崴古茶树的发现来看茶树的起源与特点

发布时间:2024-04-29 点击:52
1991年在中国云南省的思茅地区澜沧县的邦崴村发现一棵世上罕见的乔木型大茶树,并经国内、区内专家学者四次考察论证,一致认为这棵大茶树是介乎于原始野生型与栽培型茶树之间的过渡型茶树,并定名为“邦威古茶树”,树龄千年以上,邦古茶树的发现,为研究茶树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启示,现就这“问题提出讨论。
茶树进化的重要阶梯——邦崴古茶树
这株邦崴古茶树的地理位置在澜沧江中游西侧东经99°48′~北纬23”09′的海拔1900米的邦藏村,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根颂处|径1.14米,最低分枝高70厘米,有级枝下3支,,级枝113支,其枝干直径9~31厘米,由这些粗壮的支干构成庞大的树体农。些的实百骨架,千年占茶,依然雄姿挺立,长势特别旺盛。其物学特征的主要方面:
特点一、其营养器官性状与现代栽培型云南大叶种茶树相似,只有般的栽培型茶树的化学成份,“鲜时蒸青样水浸出物47.04%,儿茶素总量138.27%,茶多酚36.34%,均高于当地有性群体品种,氨基酸、咖啡碱略低于当地有性群体品种”。“叶片的显微观察,其表皮细胞排茶列整齐齐,栅栏组织为1层,排列稀疏,海棉细胞大,列不规则”。叶片平均长13.3厘米,物宽5.3厘米,芽叶、嫩梢、鳞片、叶背、土脉及叶柄均多茸毛。
特点二、其生殖器官性状近似野生型茶树,花冠大,花药大,花丝特粗,花粉粒特大,柱头4~5裂,子房多毛,果皮特厚,有微毛,干瘪后果皮直径2宅米以上。萼片5个,边缘有睫七毛,宿存,种皮粗糙,外种皮上有下降圆痕。
特点三、较一般云南大叶种更具有抗逆性,鲜叶可以直接利用,品质优良,适制红、绿茶。当地村民每年采摘,制成青茶饮用,滋味醇厚,后味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