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行丨勐宋,版纳之巅,终将一鸣惊人
发布时间:2024-04-29 点击:203
在普洱茶的历史中,旧有古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攸乐,今有新六大茶山班章、景迈、易武、冰岛、布朗、南糯。这些著名的山头早已被茶人所熟知,地位似乎不可撼动。
但在云南这片盛产普洱的土地上,其实还有许多未知的、陌生的、隐秘的山头,实力不可小觑。它们身居白云深处,如同一位隐世的高人,等待人们去发现,为普洱世界奉献一缕别样茶香!这其中,就有版纳屋脊——勐宋。
版纳之巅勐宋
勐宋位于勐海县勐宋乡,海拔2425米,是西双版纳境内海拔最高的山,被誉为版纳之巅。它处于版纳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
每到清晨,山雾像飘浮不定的轻烟,一缕一缕地从山腰随风飘出,游走在竹林和茶树间。偶尔能望见一两个行走在山路上的采茶人,却因一阵清风又隐于雾中,再难寻觅,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一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风景绝佳处,自有好茶生
多雨的夏季和寒冷的冬晨,勐宋山下弥雾会翻滚漫山而上,高峻的山峰立于茫茫大雾之中,仿佛是一座混沌世界中的孤岛,望不见山、望不见野,弥雾包围下的勐宋,似乎晃晃荡荡,堕身于充满神秘和虚幻的仙境一般。阵阵山风使树摇枝晃,一片呼呼之声。如若步出树林,山风扑面而来,帽飞衣舞,令人无法睁眼。
天高云淡之时,站在山上眺望四野,群山会显得又低又矮,让人产生“一览众山小”之感。
勐宋因茶而出名。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作为西双版纳的第一高峰,出产的茶叶也是第一流的。山上的野生古茶树分布广泛,山顶附近海拔约2350米处也有几棵大型野生茶树生长;而古树茶园位于勐宋的半山腰,海拔在1600米至1950米之间,古茶园里的林、草、苔藓等附生植物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的生态系统。
勐宋山由坝檬、蚌龙、曼西良,南本老寨,保塘旧寨、保塘老寨、大曼吕、那卡等多民族寨子组成。各寨茶园连成一片,密林中的古茶树树形高大,其中最大的一棵古茶树树干分三杈,树高10多米,基部树围2.55米,基部干径约0.8米,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仍傲然挺拔,年年吐新芽。
这些古老的乔木植物在山里已经生长了数百年,陪伴它们的除了身上的苔藓、地衣、石斛等寄生植物,还有祖祖辈辈居住于此的布朗族、拉祜族和哈尼族山民,这些人既依赖于古茶树但又改变了古茶树。时至今日,已经分不清楚是先有老寨子还是先有古茶园,这两者已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了。
好茶藏深山,自有慧眼识
与老班章这种普洱茶“老腊肉”不同,勐宋在普洱茶界可谓新起的“小鲜肉”。老的自有老的风韵,而新的也自然有新的感觉。
颇有气势,恰如其茶。
勐宋的茶,并不像听上去那么有柔情,反而有几分霸道的气韵。茶饼压制圆润大气,条索长而肥硕,不少芽头更是肥大,银白显毫。就算不闻山高,只品其味,也能感受其山野之气势:刚劲,霸道。
首次注水,注水间香气高扬;茶汤明黄清透,入口滋味浓烈,苦感袭来,随后口腔有涩感,回甘相对有点缓。公道杯挂浓烈香气。
茶汤入口,滋味比前两泡更加厚重,苦涩更显,随着苦感缓缓化开,回甘开始逐渐占据口腔及喉咙。茶汤明透度不减,苦涩感加重,苦稍强于涩,均可化开;
回甘虽慢,但是比前几泡更加强烈且持久;公道杯底香气犹存;猛烈的茶气已经有所显现。
接下来的几泡口感比较稳定,滋味浓烈,香气突出,回甘缓缓而来,但持续较久,口腔及喉咙间都一直有甜感。滋味浓烈,香气突出,回甘缓缓而来,但持续较久,口腔及喉咙间都一直有甜感。
如果你喜爱高山,也爱品茶,想必会爱上这勐宋,爱它那与生俱来的高洁清雅,爱它那林下之风的隐秘而伟大,就在那炉温升起之时,根本不必要去刻意感受,口中香茗,鼻间香韵,心去了,身仿佛也去了,去到那广袤的天地之间,古茶山,森林,小溪,瀑布,已知大自然的美好的一面都融入这一刻中。
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自己一人而已,此时,彻底地放开了身心,融入自然,再无一丝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