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制茶叶
发布时间:2024-04-28 点击:60
炒制茶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的主意。明朝建国初年,四方供茶,当时最为名贵的贡茶叫“龙团凤饼”,这类茶叶加工要经过蒸碾,用米粉作粘合剂按一定形状压制而成。饮用时把茶团炒炙之后捣成细末,还要加上姜葱、桔皮、食盐等,煎煮成粥状方可品饮。朱元璋认为这太费事,也难品茶叶真正的香味,他让茶农用炒制方法生产条形散状茶,类似今天不加佐即可泡饮的绿茶。这种绿茶主要采用抑扬结合的方法来杀青和炒干。
有一个外国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从一杯中国绿茶里,我看到了中国的春天。”如果茶叶离开了炒制,茶叶的生命不会如此鲜活。
茶叶的第三次生命是品茗人用水滋润它,使它以最后一次舒展身姿,以生命菁华回报懂得欣赏它的人。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郑板桥的这副对联写的是实境,也是实感。“买尽”二字,化平庸为神奇,情意无限。茶叶的生命蕴含其中。正常的碧螺春色泽较为柔和鲜艳,用开水冲泡后看上去柔亮、鲜艳,茶叶上有白色的小绒毛。茶与水相遇,在杯中有如淡雅的丹青,或似劲疾的草书。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的那一根根碧螺缓缓地张伸开她那婀娜的身姿,汤色是清的,叶是嫩绿的,一股果香沁来。
茶叶的生命就是这样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增添快乐、助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