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宫廷紫砂的装饰和品种
发布时间:2024-04-28 点击:50
服务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本人及皇室的宜兴窑品种繁多,有茶具类:茶壶、茶叶罐;文具类:砚台、笔筒、水丞、水注、笔洗、臂搁、镇纸、墨床等;文房清供(陈设观赏品)类:各式炉、杯、瓶、陶塑等;以及盆栽盆景盆、鱼缸等。明清时的宜兴窑主要代表品种是宜均与紫砂,这是两类差别很大的陶艺制品。宜均是一种挂釉陶器,其胎土主要有两种:缸泥及白泥,缸泥呈浅红棕色,白泥呈灰白色,缸泥是由几种不同的矿土配制而成,颗粒较粗质地疏松,如不挂釉很可能渗水。不同于紫砂结构致密、单一矿泥即可成陶,因此历来讲到宜兴窑都是把宜均与紫砂区分开来论述的。在故宫博物院藏的宜兴窑制品中以紫砂器为主,宜均制品数量虽少,但各式造型及烧制的釉色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表面不施釉彩的紫砂器在明清开始进入宫廷时,其材质的特殊气孔结构带来的可葆茶汁更为香淳的宜茶特性,受到帝王们的肯定。但开始时宜兴紫砂砂粗质古的表面肌理并不被帝王们看好,帝王们整日锦衣玉食,平常所用的生活用品其材质无不高贵精美,金、银、玉、象牙、犀角、玛瑙、水晶等,瓷器也是专门出自有钦定督陶官督造的官窑的珍稀之物。因此皇帝命令内务府工匠给裸胎的紫砂穿上各色漂亮的外衣,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宫廷紫砂装饰风格。
髹漆
最有代表性的是时大杉款雕漆天圆地方壶。此壶通高13.2公分,由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制,按中国人“天圆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