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作客普洱藏家,与武汉茶友热情交流
发布时间:2024-04-26 点击:187
享誉“普洱第一人”、“普洱耶稣”双重标杆称呼的邓时海教授,作客普洱藏家,与武汉热情的茶友们会面,并以《普洱茶的省思》为主题与大家展开了讲座的分享内容。
邓时海大名在业界无人不知,而他写的《普洱茶》,被很多人看作这个行业的现代《茶经》。
▲邓时海教授在普洱藏家茶馆
邓时海与普洱藏家的缘分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普洱藏家创始人鲁文锋先生,就辗转联系到了邓时海教授,向邓教授学习、品鉴普洱老茶。
▲鲁文锋先生(右)与邓时海教授(左)合影
在与邓教授的品茗交流中,鲁文锋加深了对号级茶、印级茶等普洱老茶的认知。邓教授还经常受邀到普洱藏家开展讲座,为茶友讲解普洱老茶的历史,以及鉴别、收藏、选购老茶的知识。
▲鲁文锋先生(左)与邓时海教授(右)合影
此次讲座,邓教授以对普洱茶提出的一些”省思之我见,以就正大方为引”,将本次讲座活动的主题更加明朗化的公之于众,讲座内容非常生动。
邓时海老师的讲座主要有六个方面内容:1.“普洱茶界定”的省思;2.“普洱茶”的省思;3.“山头主义”的省思;4.“传统工艺”的省思;5.“茶品包装”的省思;6.“安全健康的省思”。
▲邓时海教授在普洱藏家讲座现场
从普洱茶本质意义上来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这六大方面的讲解内容对普洱茶的定义更加明确,也使得武汉茶友们对普洱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他从台湾特地带来九款普洱茶,让大家边品饮,边感受、边听他讲解普洱茶的历史、养生、收藏等等有关普洱茶的文化。
茶友们从1973年的文革砖、40年代的边境茶、到2013年的福禄生茶、08年的鸿运熟普等等逐一品饮,两个小时的讲座受益匪浅。
大武汉在以前一直有汉口喝茶,武昌存茶的文化,武汉的茶文化其实也是相当有历史底蕴的。此次讲座邓时海教授让武汉的茶友充分感受到了普洱茶文化的魅力。
邓时海先生一生从事的事业,从未脱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他说起历史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他秉承着老一辈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恪守与传承。
邓时海先生幼年就开始接触武术,一为强身健体,二则是在族群混杂的海外自卫。后来大学后师承杨家第五代传人王子和,推广传统杨家老架太极拳。
和一般人不同,邓老先生除了拳脚上的习练,更注重其文化内涵,时逢台湾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诸多太极拳家也在此时重新担负起太极拳传承之历史使命。
1990年,邓时海先生以《太极拳根源研究》一书,完整论述了「宋氏太极功源流考」、「张三丰太极拳考」、「陈王廷太极拳考」、「王宗岳太极拳考」「太极拳教本」等,为台湾研究太极拳史之发轫。而后更是重整唐豪、徐震的著作集成《太极拳考一书》。
邓时海先生也喜欢古琴,本来想学琴的,但后来看到白居易说“自弹不及听人弹”,就不练琴了。
邓时海先生认为古琴是风雅艺术,是学习中华文化的敲门砖,与茶、花、香、墨、剑这些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时常听听琴音、研究古琴谱、翻翻相关古籍善本,可以提升整个人的意境。
拳、琴、茶,是可以分享的三大人生要素。古意盎然,恒化心灵是它们共同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文化重要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