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吃:甜、精、巧
发布时间:2024-04-23 点击:67
苏州小巷里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摊子,最常见的就是臭豆腐干和萝卜丝饼、三角包等苏州小吃。这平民的美味,是小女孩童年幸福的一部分。
吃在苏州,住在观前街附近很方便,这一带是苏州不折不扣的美食街区,各种餐厅、老字号鳞次栉比。这些老字号中虽有些名声在外却令人失望的,但也有些小吃却是不容错过的。
我差点儿就错过了采芝斋的酒酿饼。
住在观前街附近,每天晚上都会习惯性地在观前街逛一逛,甚至在采芝斋里转几圈,但都没发现传说中现做现卖的酒酿饼的影子。直到有一天,因为突然下雨转回的早,经过采芝斋时意外地发现门口有很多撑着伞排队的人。赶紧跑到店里一看,三只大大的电烤锅里,师傅来回翻面儿的正是我遍寻不着的酒酿饼。而前几天因为来得晚,酒酿饼早就收摊了。
酒酿饼是春季的时令点心,外观与小月饼相似,面是用清酒酿来发的,因为气候的原因只能卖这一季。采芝斋是清明节前后一个月有卖,有玫瑰和豆沙两种口味。纯天然之外,现发酵也是酒酿饼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大量制作上有相当难度,几乎只能采取前店后坊的形式,一边生产一边出售,排队就在所难免了。后来我发现,排队购买是苏州某些小吃的典型特征,要排队的还有陆稿荐的酱汁肉、哑巴生煎等等,排队多和制作工艺有关,并非因节假日或者蜂拥的游客所致。
兴致勃勃地看了一会儿师傅烤饼,我也到外面去排队。不知道排队是不是能给添上一抹好滋味,反正这新鲜出炉的酒酿饼的确很好吃,尤其是玫瑰馅的,白皮红瓤,一层层似要渗到皮上来。咬一口,热腾腾的玫瑰酱直往外流,颇有真正的老字号货真价实之风。酒酿饼好吃,不过要趁热吃才好,此物一旦冷却,活泼的韵律全失。于是在苏州剩下的几天,我每天都来到采芝斋的门前,排队买两只酒酿饼。
季节性强是很多苏州小吃的典型特征。比如青团子,这种用艾草汁液染成的糕团也是在清明节前后艾草青青时才有;中秋前后,苏式月饼将会代替酒酿饼在采芝斋的电烤炉受“煎熬”;糕团老店黄天源,更是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时令产品推出。现代化的高科技已经抹煞了很多食品的季节性,苏州小吃能够让人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期待,也未必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梅花糕和海棠糕大概是苏州城里长相最漂亮的两种小吃,事先没见过它们的 “芳容”,反而让我对这两种花样名字的小吃充满期待。最正宗的梅花糕在山塘街。踏着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横跨在小河上,就像走进江南小桥流水的风景画。梅花糕的小摊子在通贵桥旁边,这个小摊简单而古朴,一张桌子,两个炉子,摊子前“姑苏名产陈老大梅花糕、海棠糕”的字样十分醒目。不用说,戴白帽子穿白围裙在炉子前忙碌的师傅就是陈老大了。碰巧一个模子的海棠糕熟了,只见陈老大熟练地将盖着铁板的模具翻了180度。模子一撤,热腾腾的海棠糕全都落到了铁板上。一炉七个 ,就像是一朵七个花瓣的海棠花。很想看梅花糕的制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