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竹筒茶是怎么做的?
发布时间:2024-04-21 点击:52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第一步:伐林(遇见农户砍竹子,讨了几段,未经农户许可的行为可不好)
《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云南民歌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自然也盛产竹子。这种常见的植物除了是文人雅士风雅颂的对象之外,它的实用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可以编织各种竹器,还能当作炊具使用。于是就有了竹筒饭、竹筒茶,这种方式制作的茶和米饭充分吸纳了竹子本质的清香,口感极佳。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第二步:备具,如锯子,小刀(将竹子分段备用,做竹筒茶的毛竹要一头封闭,另一头据掉。)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第三步:备茶,如锯子,小刀(没有毛茶,撬了个大饼,算是尝试)
竹筒茶在云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类型,现在我们常见的主要有拉祜族竹筒茶和傣族竹筒茶。竹筒茶在云南有着很悠久的传承,詹英佩在《西双版纳——普洱茶原产地》一书中提到,勐海县腊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过去每年都要进贡到车里宣慰司。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第四步:烤(查了许多资料,厂家做竹筒茶一般直接火烧,但家里条件所限只能用煤气了,火有点硬,但基本能够把控,把干茶放入竹筒,放火上烤,并旋转竹筒,以受热均匀,热气会从竹子内喷出,大约4-5分钟,竹筒内干茶会变软,用筷子(或其他)将竹筒内茶压实,再加入茶,如此反复……毛竹在火的作用下得到了升华,他的滋味、他的气息都融入了茶。)
(烤好的竹筒就是这个样子,黑乎乎的,有些担心,是不是烧焦了,茶会不会有很浓的焦味……)
制作竹筒茶,要预先准备新鲜竹筒和晒青毛茶,先往竹筒里塞满晒青毛料,在炭火炙烤的过程中,让毛料充分吸收竹汁及竹香。干燥的毛料被鲜甜竹汁浸润渐渐软化,炙烤的同时,用木棍将香竹筒里的茶舂紧,然后再加入散茶,再烤再舂,直到塞紧。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第五步:再加工(冷却后,开始削皮,几个来回后就变成了这样。后据掉多余部分,中间开一条槽,主要是为了通风,干燥,密封一端打几个孔,也是为了干燥。此外,为了防止灰尘用宣纸做了一下保护,不知道这个行为是不是多此一举。)
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茶,但是我们发现竹筒茶在存放的过程中易发霉、生虫。所以在购买保存的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我们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喝掉。
有学者猜测,柱状茶的出现与竹筒有很大关系,最初茶被装进竹筒,有紧压和方便运输之故,茶到了消费地,竹外壳被肢解后,就会得到完整的一个柱状茶。而小的圆茶,则是来自对这种柱状茶的再次分解。今天在许多茶博会上,会经常有用锯子锯开柱状茶的表演。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第六步:试茶(稍微有点迫不及待,不知道做的到底如何,于是挖了一点出来,冲一泡,结论是,这次自制竹筒茶基本成功,茶已经比较干燥了,汤色比加工前更好,味道更鲜爽,有淡淡的竹香,没有焦味,涩度去掉了很多,甜度似乎增加了,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再试试口感。)
diy竹筒茶的制作方法小结:竹子还可以选的更粗(建议直径6-7cm)为的是多放点茶、火再小一点为的是受热更均匀。
当然,今天许多普洱茶并不用竹子来装,但竹壳依旧是最主流与传统的普洱茶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