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普洱老茶“文革砖”详解
发布时间:2024-04-21 点击:78
(仿制品)
讯:说起普洱砖茶,就不得不提到鼎鼎大名“文革砖”,甚至可以说没听说过“文革砖”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喝普洱茶。但是又有几个人了解“文革砖”,知道“文革砖”为何物?是某一批号的一款茶呢?还是如文革壶、文革瓷般是某段时间生产的所有砖茶?
(仿制品)
就这个问题,岳峰也曾问过原勐海茶厂的副厂长、党委书记余正才老先生,他竟然也是听的一头雾水,说是印象中没听说过勐海茶厂有出过“文革砖”这么一个东西。而余老先生1959年进入勐海茶厂工作至1996年退休,没理由连大名鼎鼎的文革砖都没听说过啊。后来我终于琢磨明白了,当年这些茶无非就是云南普洱茶哪一批次哪一唛号的,没有什么文革砖、红印、雪印、小绿印这些好听的名号,而是这类茶传到台湾后,善于文化行销的台湾茶商就给这些貌似零碎的普洱茶品种取一些让人郎朗上口的名字,使其生动活泼起来。而文革砖的命名也恰恰是来自宝岛台湾。
那么文革砖到底就是某一批号的一款茶呢?还是某段时间生产的普洱砖茶的统称?岳峰认为应该是如文革壶、文革瓷这般的统称。
所谓文革十年,就是指1966-1976年,这十年期间云南各大普洱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砖都可以称之为“文革砖”。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景谷茶厂当时都有生产出品,主要销往西藏,作为藏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内飞上同时选用了汉语和藏语标识,其中又以印有“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的250克边销砖的产销量最大,也最出名。
(汉语和藏语标识)
“文革砖”当年作为藏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应该也是量产过的,但是在当时普洱茶并没有“越陈越香”的概念,所以要么就是喝掉了,要么就当过期食品丢掉了,不可能在四五十年后的今天还有大量存货,能偶遇一砖就算天大的缘分了。至于现在市面上经常能见到的所谓“文革砖”,岳峰也只能一笑而过了。
下面,岳峰再和大家分析一下正宗的“文革砖”应该是怎么样的。
首先,“文革砖”的茶青应当选用的是云南大叶种的粗老叶为原料,甚至带有大量的茶梗,毕竟是藏区人民用来煮奶茶的。
第二,“文革砖”应当以生茶砖为主。虽然第一批普洱熟茶从1975年起就开始有了,而文革1976年才算结束,但是按当时普洱茶的分布,大概是饼茶供港澳台及出口,沱茶供四川重庆地区,砖茶供边疆游牧地区,而且边疆人民不喝熟茶,所以75、76年的熟茶砖即便有也应当不多。
第三,据史料记载,文革时期的茶砖大多是没有独立包装的,大多数都是用牛皮纸袋四砖一包,外用麻绳捆扎,有压内飞的很少,偶尔会有几砖。
所以当您看到一片内飞标有“某某革命委员会出品”字样的茶时,首先应当心怀警惕,如果有绵纸外包装的那就更是假的了,当然要是饼茶沱茶里的内飞还压着“某某革命委员会”的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但如果是用非常料粗老带梗的原料,茶砖四角磨损严重,卖相极端不雅,又没有外包装,甚至没有内飞的,那么恭喜你,这个很有可能就是正真意义上的文革砖了。
文/岳峰,
国家级评茶技师,益健源茶业创始人,普洱学院主编,喜好普洱茶,闲暇之余写写文章,希望将自己对普洱茶的所学所闻分享给更多的茶友。
文章转载自微信(普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