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的工艺及品鉴揭秘
发布时间:2024-04-17 点击:72
熟普工艺
渥堆发酵是熟茶区别于普洱生茶的一道重要工艺。普洱熟茶的发酵非常讲究工序及工艺,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认识,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简单的认识一下。
1、潮水
这个就比较熟悉了,茶叶潮水翻拌成堆,一般成梯形,按30%潮水量针对级别进行调整,大概范围在25%-45%之间,30%只是一个中间量,是基线,此外季节、天气状况不同潮水量也要调整,潮水完毕盖上发酵布。
2、翻堆
翻堆分为一翻、二翻、三翻、四翻、五翻......翻堆是保证发酵均匀,是将里层、外层、上层、下层茶叶交换,使茶叶分步骤均匀发酵,由于堆子水分重,果胶分泌旺盛,得打散解块才可以重新入堆。然后一般再在表层散水,盖上发酵布持续发酵,翻堆周期通常是前两次7天,或者5天、6天,后面的翻堆次数是8、9天,直至发酵完毕。
3、降堆
发酵完毕并不意味着发酵成熟度达标,要达到相应的成熟度必须要估计提前量,因为在发酵完毕的降堆和干燥中,茶叶仍有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所以还会发酵,所以最好选择在预计成熟度之前一些提前结束发酵,降低堆高,打散茶叶,摊薄摊平。
4、干燥
挖沟是将一整个堆子分成不同的垄沟,并将垄沟的茶叶翻到堆子上,而翻挖则是直接将垄堆翻过来,使得堆子上下里外充分干燥,一般当天翻挖,隔一两天挖沟,如此往复三次,四次干燥即完毕。
5、渥香
干燥完毕,茶香提升,重新回渥成堆,或是将垄堆归成整个一个大堆,或是将几个小垄堆拢成一个大垄堆,都可以借助茶叶的吸附作用使香气提高,渥香一般持续数周不等。
6、摊凉去火
新制熟茶一般都会有燥火感,喝起来燥喉,吞咽困难,需要摊凉去火,方法就是将渥香完的茶叶摊平摊薄,开窗通风,晾上一段时间,一般几周即可。
熟普品鉴
了解了熟普的发酵制作,再说说该如何品鉴。专业审评中,鉴别主要看茶叶的干茶、汤色、香味、滋味和叶底。普洱熟茶也不例外。但因为普洱熟茶有渥堆这一个工艺,又使得它有特别之处。
干茶:一款优秀的普洱熟茶,干茶饼面是平整、干净的。原料讲究的普洱熟茶,表面甚至有显露的金毫。拿起来轻嗅,有淡雅的陈香。
汤色:后发酵工艺使普洱熟茶的茶汤看起来比较浓,但高品质熟茶,往往呈现枣红、干净透亮的汤色。熟茶茶汤红稠浓郁是因为发酵过的熟茶内茶多酚等物质氧化成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前两种色素会使茶汤明亮,而茶褐素就会使茶汤暗沉。好的熟普里自然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比较高。
香味:熟普的香味,有点类似于下过雨后的空气中,泥土和树皮的芬芳。但是它的香味又不局限于此,后发酵适度的熟普往往还有温糯的“米汤”香。熟普的香味并不单一,哪怕是同一泡茶,香味在冲泡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或许这就是它的迷人之处吧。
滋味:熟普的口感判断标准,主要是稠和滑,如若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多一层类似于小时候喝过的米汤那般的甜和厚,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叶底:看叶底其实就是看原料。采摘的时候严格要求芽叶统一,做出的茶叶底自然均匀、匀称,哪怕是普洱熟茶这样因为渥堆中的翻堆而注定不会太完整的茶叶,也要很均匀才能算得上是好茶;茶树本身生长优秀,内含物质丰富,叶底的芽叶也就肥厚、壮实。
喝熟普简单,能识其好坏却不易。掌握鉴别熟普的技巧之后,还得多喝多对比,才能喝懂它。喝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愿大家都爱上熟普,都喝得开心,也能喝到令你倾心的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