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王斯福用地道的闽南话夸赞安溪铁观音惊艳全场

发布时间:2024-04-17 点击:164
英国教授王斯福第五次与安溪结缘,用地道的闽南话夸赞安溪铁观音,惊艳全场,他同时表达对铁观音美好的愿景,希望与同事一起,帮助扩大安溪铁观音的影响力,继续把铁观音推广到全世界各地去。目前他已经在安溪美法村进行一项田野调查,未来与安溪的联系将不断加深。
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兼职教授。这次研讨会,是王斯福第五次与安溪结缘。王斯福教授“走到哪学到哪”的学习精神和其对安溪的真诚情意令人印象深刻。
闽南语惊艳全场
“安溪铁观音很香很好喝!”当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教授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用地道的闽南话夸赞安溪铁观音时,在场记者们颇为震惊。他说,“我在英国就喝安溪茶,不仅我喜欢,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喜欢”。而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这位来自英国的人类学教授更是一开口就立即惊艳全场,他用流利闽南话发表致辞,讲述一首创作流传于上世纪60年代台湾北山区的茶歌,表达对安溪和安溪茶的喜爱。他动情地说:“安溪是热情友好的主人,在安溪的时间虽短,但十分美好和难忘,是一生难得的经历。熟悉的方言令在场嘉宾观众无不感受到这位国际学者的友好与真诚。”
在安溪收获很多
在安溪数日,这位世界知名的人类学专家,对安溪独具韵味的茶文化与地方风土产生浓厚兴趣。他对一切感到好奇,丝毫不放掉任何学习和调查的机会:在魏荫名茶铁观音制作基地,他仔细询问茶叶各道工序,多次感叹安溪铁观音制作程序太严密复杂,技术太精湛;在铁观音“魏说”发源地,他驻足在庙宇前查看信众捐款名册,思考山间寺庙与茶叶的关系;在听到传统的茶歌表演时,他立即比较起台湾茶歌与安溪茶歌的异同……
“在安溪我看到、学到很多,还要花时间去学习吸收这些知识。”王斯福诚恳表示。他同时表达对铁观音美好的愿景,希望与同事一起,帮助扩大安溪铁观音的影响力,继续把铁观音推广到全世界各地去。
将再次结缘安溪
当被问及闽南话讲得好的原因,王斯福向记者讲述他与闽南文化的“缘分”。早在40年前,他就与闽南语结缘。为了撰写博士论文《帝国的隐喻》,王斯福到台湾石碇乡开展田野调查,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学习闽南话。《帝国的隐喻》完稿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海外中国民间宗教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是公认的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必读书目。
上世纪90年代,王斯福通过王铭铭教授的联系,首次来到安溪做人类学调查。在安溪的调查成果被收录在2000年版的《帝国的隐喻》一书中,其中多处以安溪寺庙与民间信仰作为案例。
王斯福透露,目前他已经在安溪美法村进行一项田野调查,未来与安溪的联系将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