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品鉴介绍
发布时间:2024-04-17 点击:53
关于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史料上尚没有考证。许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其根源,稍有所获。较为信服的传说有两种。
一是说,在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位评茶师从收上来的绿茶中选取嫩叶,去除梗朴,来作为新产品上市,获得了成功。信息传开,金寨麻埠的茶行闻声而动,雇茶工,换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示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将采回的鲜叶去除梗芽,并把嫩叶、老叶分别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都让“峰翅”自惭形愧。于是周围茶农争着学习,纷纷效仿。这种片状茶叶形如葵花子,遂称“瓜子片”,后来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袁世凯是其亲戚。祝家常用土产来孝敬袁,袁世凯蚀茶成癖,茶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礼物。但当地出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都不能让袁世凯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让袁世凯高兴,不惜工本,在后冲雇佣当地富有经验的茶工,专门拣取春茶的第1~2片嫩叶,以小帚精心炒制,用炭火烘焙,所产新茶形色艳丽,袁世凯大为赞赏。当地茶行也借此高价收买,以促茶农效仿。新茶上市后,闻名遐迩,连峰翅亦逊色许多。虽峰翅品质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都与大茶一样。而瓜片却鹤立鸡群,色、香、味、形别具风格,越来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慢慢发展为全国名茶。
六安瓜片属于中国著名绿茶,产自安徽六安、金寨、霍山地区,主产区位于金寨齐云山。根据山势高低分成内山瓜片、外山瓜片两个生产区,根据采摘时间又分成“提片”(清明前采制)、“瓜片”(在谷雨前采制)、“梅片”(梅雨季节时采制)。六安瓜片外形大小匀整、色泽碧绿,其霜带润;味道鲜醇回甜,汤色嫩绿透亮,叶底润绿并光亮。香味浓醇长久,沁人心脾。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六安瓜片,明清时期都作为贡品。在慈禧膳食单上,规定月供“齐山云雾”瓜片14两。建国以后,六安瓜片被列入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以单片鲜叶加工而成,没有芽头和茶梗。鲜叶一定要养到新梢“开面”方可采摘,采回之后鲜叶要“扳片”,剔去芽头、茶梗,且老叶、嫩叶要分开炒制。炒制方法非常讲究,尤其是在最后用老火烘焙:燃木炭在地炉中,火苗高可盈尺,每两个人抬一烘篮,在炉火上一罩即走,交替而行。抬篮人一招一步均有节奏并配合默契,好像在跳古典舞蹈一般,颇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