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人爱喝花茶?北京人的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4-04-16 点击:58
喝茶饮茶时南方人的习惯,后面渐渐传到了北方去。北京虽然不产茶叶,但是他们爱喝茶,而且嗜饮茶,饮则必饮花茶,而茉莉花茶在其中地位不可替代,甚至茉莉花又被老北京戏称为茶叶花。
老北京人喝茶的茶具颇为讲究,有一定規格。普通人家沏茶多用茶壶,一个黄铜茶盘子,擦得亮亮的,上摆一把细瓷茶壺,配六个同色花样小茶杯。茶叶罐、盖碗,需是成套的,盖碗是给贵客或家中老人用的。北京人爱饮花茶,尽管茶叶品种很多:毛尖、雨前,珠蓝等等,但老北京人钟爱喝香片(北京花茶)为主要用茶。
北京人的茶文化
老北京历史上或产茶,先秦时黄河流域月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至5℃,适合茶树生长。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茗,荼芽也。可资证明。但茶叶真正被重视当在唐代,宋代才普及,即所谓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此时北方气温下降,想饮茶只能从南方舶来。
唐人饮茶,已在其中加橘皮、花椒、生姜等,到北宋时,则名贵药材入茶已成风气,比如加龙脑的茶被称为龙脑香。
到了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中说:茉莉薰茶及烹茶尤香。赵希鹄《调燮类篇》也说: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畔……,可见,此时以花入茶已很常见。
在茶中加香料,因当时以团茶、散茶为主,前者只能皇家、贵族使用,后者流行民间,散茶长途运输不便,易损失茶香,用花香补茶香,不失为妙法。且古人饮花亦很常见,所谓上品饮花,下品饮茶。
朱元璋称帝后,他来自民间,惯饮散茶,对传统的上品团茶一概不用,为提高散茶档次,遂有窨制技术,可见花茶已深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