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会越陈越香吗好喝的岩茶为什么都不是新茶
发布时间:2024-04-14 点击:55
在茶圈中流行这样第一句话:“藏得深红三倍价”。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岩茶,价值会因存放的时间而有所提高。那么为什么好喝的岩茶都不是新茶呢?
岩茶之“存放”
有人说武夷岩茶“陈三年是药,陈五年是丹,陈十年是宝。”虽然说岩茶对肠胃不适、上火等轻微症状能起到一定的效用,也符合中医“重在养、不在治”的保健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岩茶都适合陈放,也不是说陈放久了都有药效。
存放陈茶的条件
1、正确的存储方式,避光、干燥、无异味,容器多用木、陶土罐、纸箱、金属桶等。
2、清香型的岩茶,因发酵和焙火程度较轻,容易质变返青,不适合陈放。
3、严格按照传统工序制作的重发酵足火功的岩茶,因其品质相对稳定适合陈放。
岩茶之“陈化”
武夷岩茶,属于半发酵乌龙茶。品质以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为主:由茶多酚、有机酸、生物碱、维生素等物质以及一些香气成分组成。这些内含物质多为还原性物质,极易受温度、湿度、光线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相互进行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缩合或聚合反应等,在茶汤中形成香气、汤色、滋味。
岩茶之“陈味”
通常认为,从制作完成开始存放,在五到十年左右是初发酵期,容易有微酸,并且会逐渐转强;到十五年左右酸味渐退,闻起来会有梅香,一般称为梅香老茶,其梅香可持续到二十年左右;然后又逐渐转化,可能会转成带有花果香,持续到二十五年左右——继续存放,茶性则继续转化,不断存放就不断转化,茶性越转越温,越来越润。
在存放的过程当中,茶叶可能碎裂,不似当初那般完整;可能变黑,可能有白霜,可能有药味,可能有木香……其香馥郁,沉稳,醇厚,涎滑,无涩,柔中带刚;其色深重、明亮、清澈,持久耐泡;茶汤表面常有白雾如聚,轻盈婀娜,美不胜收;饮后打嗝通气,益气安神,除闷涤乏,防辐射,养胃驱寒,消暑生津,防辐射,抗衰老,降三高……
岩茶之“陈饮”
陈年岩茶上品者,条索乌褐紧结,饮之香气四溢,有木香及陈香。汤色红艳透亮犹如陈年红酒一般。茶汤入口顺滑绵柔,醇厚甘甜,饮后润滑生津,喉韵明显,舌如泉涌。叶底厚实乌亮,青涩味全无。老茶耐泡度极高,泡至十多泡仍有余味,且越泡越甘甜。
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有之,明崇祯进士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