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正的茶人吗?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80
普天下喝茶、爱茶之人多如牛毛,而真正意义上的“茶人”却并不多!何谓茶人,茶人又是如何看待茶的呢?
师傅说过:“真正的茶人不会刻意褒贬一款茶,否则顶多就算个喝茶的人。”诚然,茶人嗜茶,又何必挑茶。每一款茶都有其独特之处,或为原料不同,亦或工艺不同;可能有地域香,也可能有陈香。农家初制的“烟茶”,百姓一样喝得开心!茶坊精制的“好茶”,倒也不是用来摆看的!茶品存在的根本价值是能够让人止渴解乏,并非斗茶叫板的“资本”。 无论是哪个茶,真正的茶人品上几口,都会有“三得”。一得口味,原料、地域、工艺、年代等差异以致茶品口感各有特色,但不论高低;二得风味,从特色中感受制茶师的心境,体会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但不以褒贬;三得品味,从茶中悟得本心,以明事理,独善其身。
泡得一手好茶”是一个茶人的基本技能。泡茶可是个技术活,茶人泡茶不同于茶艺中的泡茶,此二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茶艺更为讲究艺术感,注重视觉的审美延伸,娇容巧手以香茗敬客,多为对传统礼仪的欣赏和敬畏,而少有能泡好茶的主。茶人泡茶必不造作,而是以泡好茶为根本,秀为次之,基于对各种茶品特性的了解,从而用最为简洁的方法泡好茶;同时,“口感无绝对!”茶人还能根据个人饮茶习惯的不同,调整手法以烹得适合其口味的茶汤。泡茶当以茶为本,空有纤纤“花拳绣腿”,终不敌糙手“用心泡茶”。
两个人喝茶,少不了评茶,可以和茶有关,也可以和茶无关。倘若评说中华茶文化,倒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透的,但也不必雕琢、高屋建瓴,或刻意为之。评茶就是一个说法,非以茶论茶,而是借茶喻理,以理明志。杜育的《荈赋》、陆羽的《茶经》、卢仝的《七碗茶歌》可谓茶文化经典之作,采茶制茶中折射着劳动之美,泡茶品悟中映照着生活之美,茶韵风雅中还能透露人的心灵之美。如“写诗在于意境,不在辞藻!”茶人评茶,不在于讲述高深的茶理,而在于融入生活,以小见大,厚积薄发。
茶人必有茶心,茶心就是“吃茶去”,就是“学而后知不足”的道理。茶心在行茶之礼中可见一斑,谦和不扬、内敛有佳、心胸宽广,进而海纳百川。“净、容、敬、和”四个维度体现茶心的真谛。净,从静心到心净,回到善念的本真,才能找寻到最真的自我;容,因为有了善德之心,方能从内心接纳他人,作到表里如一;敬,通待客之礼,彼此尊重,才能以茶交心;和,即缘分,天地万物和谐相生,因为茶缘相识,更因和谐相生。
学做真正的茶人,以茶养身,以茶养德,以茶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