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海大叶茶背景特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53
c.sinensisvar.menghai--dayecha【勐海大叶茶】
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来源及分布:原产于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四川、广四、贵州广东等省区有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晶种,编号(s130141985)。特征:植株高大,树姿开展,主干明显,分枝较稀,叶片星水平或上斜状着生。叶特大长椭圆或椭圆型,叶色绿,富光泽,叶身平微背卷,叶面隆起,叶缘微波状,叶尖渐尖或急尖,叶齿粗齐,叶肉较厚,叶质较软。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多,芽三叶百芽重153.2克。花冠直径3.5厘米,花新7~8瓣,了房毛多,花柱3~4裂。果径2.7~3.1厘米,果皮黑褐色,种径1.1~1.5厘米,种子百粒重190.5克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傚性强。新悄年长5~6轮,春茶开采期在3月上句。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可达200千克左右。春茶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3%、茶多酚32.8%、儿茶素总量18.2%、咖啡碱4.1%。适制红茶、绿茶、普洱茶。品质优。制红茶,汤色红艳,滋味浓,香气高鲜,叶底红亮;制绿茶,外形条索肥壮,汤色绿、明亮,香气高,滋味浓厚,叶底较明亮;制普洱生茶,外形条索肥硕、显毫,香气浓郁,滋味回甘;制普洱熟茶,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入口润滑,香气独特陈香,叶底红褐。抗寒性较强。结实性弱。适栽地区: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西南和华南茶区。栽培技术要点:深挖种植沟,施足基肥,育苗移栽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每667平方米植3000株左右,严格多次低位定型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