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贮藏几年

发布时间:2024-04-09 点击:65
普洱茶最重要的年份
在中期茶(存放10年左右的普洱茶)中,2008-10年的茶叶库存最低,整体价格最高。然而,2006年和2007年的普洱茶在价格和库存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普洱茶越老越好”,那么2006年和2007年的普洱茶需要几年的时间,为什么它的价值比2008-10年的普洱茶要低呢?让我们先分析原因。
这与2007年普洱茶的崩溃有很大关系。
2007年5月,被炒得天价的普洱茶遭遇惨败,价格普遍下跌20%至50%。在广东芳村交易市场,旧品牌“大邑7542”的批号从2006年前的每件4000多元涨到2万多元的难以理解的高价。情况有所不同,2007年5月后,人民币暴跌至8000多元。普洱茶像股票市场一样,已经开始了漫长的“无休止的下跌”。可以说,许多普洱茶商人一夜之间失去了理智。
2006年和2007年普洱茶在质量和品质上是混合的。
原因1:普洱茶在2005年开始飙升,但仅云南的产量就远远低于市场需求。因此,在2006年和2007年,其他产区(如广西、贵州、福建等。)不同意“分一份汤”。在非云南产区生产的茶也被吹捧为“正宗普洱茶”。然而,疯狂的市场并没有对这些“假普洱茶”进行分析和辩证。疯狂的茶商和茶友甚至在听到“普洱茶”时就盲目地以“普洱茶”的标签开始,甚至不需要闻基本茶或尝试喝它。
原因2:2007年5月普洱茶崩盘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虽然市场的神话不再是真的,但生产区域没有及时做出反应,仍然大量生产有缺陷的产品。然而,市场不再需要这些“次品”,因此大量普洱茶堆积起来,在2006.07年无法销售。
2008年是普洱历史上特殊的一年。
原因1:2007年崩盘后,普洱茶的消费者似乎一夜之间消失,鲜叶销售也陷入困境。一方面,砍伐茶树无论是手工还是长时间都行不通。另一方面,让茶树不采摘就生长会导致茶树明年不发芽,这也不利于长期发展。为了减少损失,第二年(2008年)茶农首先采摘好茶,“择优采摘”。人们普遍认识到好茶是卖不出去的,更不用说劣质茶了。先挑好茶已成为共识。对于茶叶厂来说,不管茶农送来的新鲜茶叶还是最初的茶叶生产,“优惠准入”不仅意味着购买价格比过去低,而且同样的价格有更多的选择原料质量的空间,可以更有选择性。前一年,茶农来买茶,却不理睬他们。2008年,茶农将茶叶带到工厂,并请求工厂接受茶叶。
原因2:2008年西双版纳生产区普洱茶加工工艺趋于完善:生产区高端品牌纷纷建厂,如陈胜豪、计都、时间和口味等。,促进了整个生产区域的工艺改进,并逐步形成了从收购原茶到建立初始制度、固定从茶农那里收购鲜叶的规模。与此同时,有一群经验丰富的制茶大师在各种小生产区的初级制茶机构之间徘徊。老茶艺大师多年的经验改进了小生产区不专业的泡茶方法。因此,制茶标准已逐渐在生产领域形成。西双版纳生产区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巅峰标准。其技术升级无疑推动了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原因3:2008年喝茶期间的天气非常好。茶叶不仅质量好,而且收成好。茶季雨水不多,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光照,尤其是在绿色干燥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当年干燥茶叶的总体品质。只有好的原料、好的加工环境和好的气候才能制成好茶,只有好茶在储藏后才有价值,“垃圾百年不倒”。
由此可见,即使排除原材料、市场等因素,普洱茶也不是“越老越好”,不能因为“老”就盲目购买。
许多企业经常将他们的产品贴上“经典年份”的标签。例如,1982年是拉菲的经典年份,1988年是88块青饼的经典年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和茶族为茶爱好者分享更多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