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你喝懂了吗?

发布时间:2024-04-08 点击:61
喝茶,什么叫做懂?这是每个跟茶叶相关的人都遇到的问题,而答案却莫衷一是。
能够喝出好坏,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很懂茶。但是他未必知道为什么会有好坏。这种情况很普遍。能做出很优质的茶,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很懂茶。但是他的品鉴功夫却可能一般。这种情况我们在茶区也见到过。
无论是茶客还是制茶师傅,我们认为,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喝茶、做茶,好喝近乎懂。喝茶的人,时间久了,会总结出一些好茶坏茶的特征,慢慢就会有所心得。这是经验层面的东西。同样,做茶的人,时间久了,就会知道哪种工艺、哪种技巧能够做出比较受欢迎的茶。这也是经验层面的东西。
在我们看来,白茶领域当中,很多问题是很难给出科学层面的解答的,即便有答案了,也往往很难再去改变一款茶了。从这个方面来讲,经验,或许更加靠得住。
比如茶客遇到一款白茶,苦涩化不掉,再看看叶底,梗是黑的,时间久了就能通过品相去大致归类,再遇到这种类型的茶,就会特别留意。比如出汤的时候,总是没有沥干,下一泡也会有涩感,时间久了,就会知道白茶的秉性,以后泡茶就会有所改进。再比如,同一年、同产地、同等级的白茶,一份散茶一份饼茶,一开始喝都感觉不错,随着时间的增加,各自的优劣也就出现了,而以后再买茶,取向也就更加有依据了。
在比如制茶师傅,日晒的时候没有把控好时间,过度暴晒以至于茶叶红掉黑掉,下一次就会注意;而遇到阴天或者湿度比较大的时候,不同干度的茶叶推到室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不同干度的茶青在色泽上就有所区别,慢慢地就有总结出经验;当不同的茶青送到厂房之后,同样的工艺去加工,铺的厚的跟铺的薄的,口感就会不同,叶片上沾有明水的跟比较干燥的,以后的口感还是会不同,时间长了也会懂,并且传承下去。
茶客有茶客的传统,制茶师傅有制茶师傅的传统,这些传统大多是靠经验的累积而建立起来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涉及到复杂而且多变的化学反应,加工工艺里所包含的科技成分。所以,我们说,中国人喝茶,经验往往是最重要的。
知道一款茶好喝,就是从大量的经验积累中得出的结论,而这虽然不能说完全懂得白茶,但已经非常接近了。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喝茶就是喝茶,做茶就是做茶,都无需故弄玄虚,唯有如此,喝茶才能真正成为一件简单的事儿,才不会出现少数人借助文化的幌子取得秒杀一切的光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