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概念、正确选购普洱茶
发布时间:2024-04-08 点击:62
目前消费者在选购品种繁杂的普洱茶中,常出现的间题如下:
(1)对普洱茶一些主要概念不清。关于普洱茶的品种除以上所说的散茶和紧压茶外,还有一些概念不清的说法,如“生茶”、“熟茶拼、“仓”、“湿仓”等,为了沮清认识,有必要加以说明。所渭“生茶”、“熟茶’的说法,主要来自台湾、香港地区,是指茶叶贮存前后的质量状况,一般多指紧压茶类,用晒膏毛茶作原料燕压成型的各种形状的饼茶、沱茶、砖茶等等。原料没有经过后发酵仍保存粉晒青茶的品质特征,这些茶称为“生茶”。这些“生茶’经过一段时间(几年或若干年〕的贮存,品质逐渐陈化,出现了曾洱茶的品质特征后则被称之为“熟茶”。这里所谓的“熟茶”与人工后发酵生产的普洱茶在概念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经过缓慢的白然陈化过程之后所形成的普洱茶,后者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快速熟成的替洱茶,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普洱茶主要是指后者。“生茶”没有经过后发酵,品质特征仍保持衬硒青茶类的特征,或一般紧压茶的特征。除此之外“干仓”、“湿仓”等说法是生产者或经曹者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作法而已,并非一类产品。由于以上这些说法概念不清.使得许多消费者产生了一些误解,弄不清什么是普洱茶。其实作为消费者不必为这些名词所困惑,只要用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去衡量,只要外形和内质均符合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它就是普洱茶,否则就不是普洱茶。
(2)将普洱茶与红茶、黑茶不分。普洱茶和红茶虽然都是发醉茶,但是发醉的工艺不同言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原先制成晒释毛茶后再涅堆发酵。而红茶是在鲜叶加工过程中发酵。由于工艺不同,所形成的品质是完全不同的。
与黑茶相比,普洱茶虽同属后发酵茶,都以后发醉来发挥其茶性,增加其品茗价值感。但普洱茶的陈化(也属后发醉过程),过程又分为干仓与湿仓,更形成普洱茶与其他照茶类茶在品昧上的多变,且形成味、形、色、叶底等的丰富和复杂。
(3)避免七个误区。一是只问年份不若品质(越陈越香,越老越值钱还要看年份是否演实、存放是否有效等);二是不以树种叶型为考据(现代种植技术使普通人难以识别什么才是真正古树乔木大叶种);三是不以汤色浑浅来定音须知颇色最易做假,如冲泡长短、投茶且大小都可改交,全黄转枣红才是正常所见);四是不只根据味道来评判心因味道是可添加的,参味兰香不多见,樟香陈味若强弱);五是仓别慎思量(现代发酵技术使一般人难判干仓湿仓.无林杂味是原则):六是包装也只供参考包装包装,包了就“装”卜七是一家之言常误信(货比三家不吃亏,同质比价,同价比值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