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道这样理解你明白吗?
发布时间:2024-04-07 点击:57
茶道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道起源于中国。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茶道一词,但由于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影响,中国人不轻言道。在20世纪80年代前,茶道一词在我国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为其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有时是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茶道传播到日本,被发挥到极致,但在日本,茶道的概念同样也不大确定,有时它指“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如归纳为“和、敬、清、寂”四规,有时又指具体的操作方法,如“煎茶道”“末茶道”等,这里的茶道就是指泡茶方法等技术层面。
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阐释茶道即是理解和把握茶文化。茶道的文化核心是“和”。在古人看来,饮茶不象烹肉炒菜、熬粥煮饭那样,为生存而食,而是通过茶、器具和艺术,把物性与人性有机融合。”饮茶既是一个物质过程,更是一个艺术体现、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通过茶事活动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实现和谐安乐之道。这与中国传统哲学倡导的“和谐”思想相吻合。
茶道是“和”的过程。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陆羽对此曾作专门的阐述:凡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茶经》),因而茶事活动是综合、协调“茶、水、器、火、境”各项要素的复杂过程;具体而言,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中国茶道特别是茶文化流传千古名扬海外,人所共知。
茶道是以饮茶艺术为形,体现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过程的修道、行道方式。“茶道”以茶为媒,人们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通过饮茶,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关于世界人生本体根据的、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