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与都匀毛尖如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4-04-04 点击:76
都匀毛尖和 信阳毛尖都是中国传统绿茶中,是为人众所周知的知名品种。虽然同属绿茶中的毛尖系列,但因为产地、加工工艺等方式的不同而有如下一些差异。
历史上的差别 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茶)以光州(今潢川、光山一带)上……”。
旧《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香味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土贡品有茶。”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由此可见,信阳毛尖在唐代已经很有名气。
都匀毛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属绿茶类,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即为贡茶。都匀毛尖茶有着比较精细的传统加工工艺并流传至今,加工出来的茶叶突出“毛”和“尖”两个根本特征,加工手法独特,技术精湛,原料要求极其考究。
每年“清明”前采摘茶树头道芽头,选一芽一叶初展,俗称“瓜米茶”或“雅雀嘴”的茶青,用手工炒制而成,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制成的毛尖茶翠绿滋润,毫毛满布,紧细卷曲,有一种特别的清香气,饮后生津口爽,余味悠长。都匀毛尖在明朝声名鹊起。
都匀毛尖的外形、口感、香气 都匀毛尖产地:云贵高原上的污染少气候好的原生态贵州遵义产地。
都匀毛尖品种:前年茶籽化石和千年茶树的出产地贵州省。
都匀毛尖坏境:有“小江南”之称的贵州都匀,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都匀毛尖工艺: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提毫
都匀毛尖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芽尖细如条、毫毛满布,色泽翠绿滋润。
都匀毛尖口感:香气清嫩鲜;滋味鲜浓回甜,饮后生津口爽,余味悠长;汤色鲜嫩、绿中带黄,叶底嫩绿匀齐。
信阳毛尖的外形、口感、香气 信阳毛尖产地: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
茶树品种是:采用优质的茶树品种,要求发芽早、芽叶绿色多绒毛、生物成分比较合理、抗寒性强等优点。
信阳毛尖环境: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荣获国家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则主要来自信阳西南信阳毛尖山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等海拔平均在300_800的山地。
信阳毛尖工艺: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
信阳毛尖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满披。
信阳毛尖口感:香气高雅清新、冲后清香扑鼻、且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