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文龙镇邦崴村特点介绍(第三节)
发布时间:2024-04-02 点击:43
刘家村前面的邦崴河往下流10来千米在热水塘与老仓河汇拢,老仓河流域清朝初年已有蒙化人聚居,蒙化人并没有沿邦威河而上迁入文龙地界建村寨,刘家村下去邦威河沿岸还有三个属于文龙邦威村委会的村寨,平掌村、三家村、二无量村,这三个村了现在虽是倮倮人与汉人杂居,但仍是倮倮人占多数,刘家村处在邦崴河上游,清代以前应该全是保倮人居住。
汉人们清朝末年迁进刘家村一定与刘家村这地点占茶树多有关,汉人们迁进刘家村买走了倮倮人种的古茶树,保倮人迁走刘家村在邦崴河上段、大尖山的山脚,今天是交通最不方便的地方但一千多年前刘家村这个点可是在南诏国的国道上从刘家村上去3千米便是安定河底村委会的绕马路村,从绕马路村翻越无量山走的是南诏时修的国道刊木通道。
1949年以前从景东坝子的银生古城到无量山西区的保甸坝要走的线路是:景东坝→大龙街→邦迈→刘家村→绕马路→王家箐→保甸街,这条道南诏国时期己开通,这条古道上有指路树、标志树,邦迈的大椥树,刘家村的杨梅树王,绕马路村的大青树,这些千年古树都是连接千年占村、千年古道的标志树,当年南诏国的官马大道就从一棵棵千年大树下走过,蒙乐山的乌蛮在大树下祭毫,蒙乐山的乌蛮也在大树下迎送银生节度的官吏。
大尖山下的邦迈、邦崴一带是倮倮人的千年故乡。倮倮人南诏国时期属乌蛮,乌查是南诏国的统治民族上等民族,诏王家族姓蒙,诏王家族也届乌蛮,蒙乐山(无量山)是诏王家族祭祀的虎神山,住在蒙乐山的倮倮人与诏王家族有族亲关系。南诏国王室用的茶,贵族蒙舍蛮用的茶至少有半来自诏上最崇敬的蒙乐山(无量山)。
再读《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文龙倮倮人家门口的大尖山距银生占城直接距离仅有30多千米要给银生城界诸山划界大尖山一抬眼就划进去了蒙舍查喝的茶一定含有邦边茶、邦崴茶。乌蛮支系杰倮人大量地聚居在邦边、邦崴住干年不迁,与邦迈、邦崴地形封闭山高谷深可躲避战乱有关系,还有大尖山邦迈河、邦崴河、大茶王也是留住他们的恋想。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