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香之旅:寻韵安溪铁观音

发布时间:2024-04-01 点击:55
五千年来,茶一直滋养中国人的身心。
茶是世俗的,晨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亦是文雅的,文人立身七艺,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还可以是超脱的,道家的七碗便得道,禅门的三字名禅吃茶去。
茶之于中国人,是一种生活化了的艺术和艺术化了的生活。
茶兴于唐,盛于宋,今逢盛世,茶复繁盛。问今时国茶谁主沉浮,铁观音独领风骚。“谁能寻得观音韵,无愧真正品茶人”,始自闽南安溪的这句俗语,今时广为人知。为探究铁观音的奥秘,《逍遥财富》“寻韵安溪铁观音”报道组一行奔赴安溪,踏上寻韵问茶之旅。
一、问茶到安溪
闽南三市厦门、漳州和泉州,这里是中国乌龙茶最大的主产地。安溪隶属于泉州市,距厦门不过80公里之遥。仰仗厦门国际航空港的便利,乘飞机赴厦门再转抵安溪,自然成了全国经销铁观音茶经销商的首选路线。
每年农历寒露前后,从郑州飞赴厦门的航线上,最多的一类人就是经销铁观音的茶商。这几乎成了这条航线上定期出现的一条独特风景线,熟络的茶商们彼此在航班上打招呼、聊天,相互交流市场行情和预期,好不热闹。今年寒露是公历10月8日,地处中原的茶商们几乎再次倾巢出动,涌往安溪。精明的安溪人抓住机会,直接开通了从厦门机场到安溪的大巴,从早到晚源源不断地把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从机场直接送往安溪,再从安溪把人转运到茶商们各自要去的乡镇,几乎没有人愿意停留在号称“中国十大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厦门游玩。一位茶商一语道破天机:“一年就忙乎这半个月,搞不好全年都没得赚,所以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游玩。”
寻韵手记:
下午三点半的航班,一个小时五十分钟的空中飞行,将近两千公里的直线距离,把我们从遥远的北方,带到了地处东南沿海的厦门。一下飞机,几乎所有的人都脱下了外套,当地人一身夏装,身着清凉超短裙和抹胸装的女孩子放眼皆是。比起秋意渐浓的郑州,这里依然温暖且略显燥热。出了机场直接登上去安溪的大巴,车长提醒大家,山里冷,至少要穿长袖。车出厦门岛,走山路飞奔安溪。当地开车人的水平无不高超,一路峰回路转的崎岖山路,开起车来风驰电掣般,且平稳如履平地。不到两个小时,车进安溪县城,到达这里已是华灯初上。这个地处山区的县城,一副繁华都市的模样,到处人潮涌动。
前来迎接我们的是安溪茶叶协会的秘书长陈加勇,据他介绍,每年这个时候,当地大小酒店、旅社统统爆满,生意无不火爆,全都仰仗铁观音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福荫。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一片茶叶,改革开放初期还位列国家级贫困县的安溪,现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08年度,安溪更是再上台阶位列第87位。依靠铁观音茶产业,当地不仅带富了80万茶农,也已涌现出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品牌企业,这在散乱弱小的中国茶产业中,如今是首屈一指,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