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历史,你认为的可能是错的
发布时间:2024-03-23 点击:61
普洱茶很多人有多自以为是的常识比如印级茶颜色判断年份,是灌木种,这些都是错的哦颠覆三观开始:
1、印级茶的茶字颜色不能作为判断年份的依据
据原勐海茶厂厂长邹炳良讲述,普洱茶原来的外包装是在勐海一个小印刷厂印制的,但是一次只能印制一个颜色,通体红色的红印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解决方案是包材在思茅印制,拉回厂里后,茶字用手工盖印,茶字一般应该是绿色,但是那时条件简陋,只能是有什么颜色的印泥就用什么颜色。
根本不存在什么红印是印级茶第一批,绿印是第二批,黄印是第三批的区分,所谓的黄印是60年代,红印是40—50年代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2、如日中天的大益,其实在前身“勐海茶厂”时代并不牛掰
茶马古道
据阮殿蓉讲,98年刚接手勐海茶厂的时候,全年产量只有600吨,而同时期的下关沱茶因为长期负担边销茶的任务,每年的产量大概有3500吨,远高于大益,即使到2003年大益也仅有1200吨的产量,下关却有6000吨。
大益产销量不仅远低于下关,甚至远低于同时期的昌泰茶厂,大益的真正的发家当上老大是在07年以后,因为昌泰和下关全垮了。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比你牛的人全死了,你就是最牛的人!
3、普洱茶台地系列是灌木种?
很多人无耻的笑了,什么智商嘛。是的,这是一个北京马连道据称卖了10年普洱茶的朋友的认识,直到最近才被扭转。他说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普洱茶基地的茶叶种植和生长模式像极了北方南方一些地区的中小叶灌木种,所以由此认为。再次申明,普洱茶的台地系列也是大叶种,只不过是乔木茶的矮化和密植,那位哥们我想不厚道的对你说,你平常读书学习吗?
4、为何很多做茶人并不喜欢景迈山的茶,但是很多消费者则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