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黑茶:品安化黑茶,读《安化黑茶》,兴安化黑茶
发布时间:2024-03-21 点击:59
湖南黑茶:品安化黑茶,读《安化黑茶》,兴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及书作者彭先泽简介
绿、红、青、白、黄、黑,各有其色竟各有其茶,其中黑茶为我国特有茶类。安化茶名在前,县名在后,素有“茶乡”美誉。而据专家考证,“渠江薄片”当属黑茶类。黑茶系列中,千两茶、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其出生地无一不在安化,故准确而言,安化乃“黑茶之乡”。身处黑茶之乡的安化,有黑茶品自不待言,更有黑茶理论产生,更有研究黑茶理论著作《安化黑茶》的人物。黑茶之乡安化何有幸,诞生和造就出“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虽然这称号有些姗姗来迟,带着苦涩,如同他生前钟爱并为之研究了半生、付出了生命的黑茶一般……
《安化黑茶》,作者彭先泽。彭先泽(1902年—1951年),字孟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安化县小淹镇。其父彭国钧,为湖南省内名士,由他在安化小淹成立的湖南茶叶讲习所,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学校。1928年,他又在安化创办了湖南茶事试验场,为我国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彭先泽早年留学日本长达9年,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农学系,从事水稻研究。民国十六年(1927年)学成归国,先后任湖南省建设厅农业技正、江苏淮阴农校教务主任,并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8年,主持培育水稻‘修农一号’、‘修农二号’、‘粒谷早’等良种。其著译有《稻作学》等专著,被列为大学丛书。抗战爆发后,在父亲彭国钧的要求下,辞去浙江大学教授,子承父业回湘发展家乡茶业。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任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抗战烽烟起,安化黑茶销路被阻,茶叶大量积压,茶农陷入绝境。有鉴于此,同年九月,彭先泽衔命回到安化,创办安化砖茶厂,并亲任厂长,尝试压制茶砖。他悉心研究安化黑茶砖的产制,几经摸索,终于在安化本地压制出黑茶砖。他又由内蒙入疆,与苏俄签订了换货贸易合同,畅通了黑茶销售渠道。从1940年到1949年十年间,共向茶农收购黑茶50多万担,压制茶砖800余万片,使命悬一线的安化黑茶起死回生。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成立,他主持公司事务,并兼省农业改进所茶作系主任等职,对于茶苗育种、茶树栽培、茶叶采制及茶叶国际市场出路等,建树颇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茶叶公司安化砖茶厂厂长。1951年2月,因历史的误会,彭先泽先生被错误处决,享年50岁。
出生于安化山区的彭先泽先生,留过洋,当过教授,为过官,办过厂,著过书,但究其本色,却是一介学者。他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科研十余年,先后出版有《茶叶概论》、《茶叶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等著作,并曾主编《湘茶》月刊等丛书,是对中国黑茶进行系统总结的第一人,在世界茶叶领域享有盛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黑茶理论之父”。他为安化黑茶的崛起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又堪称“安化黑茶之父”。今人若在研究安化黑茶史,必绕不他的身影。
《安化黑茶》全书分十五章,章前缀弁言,然后依次为概论、产地、种类、品质、栽培、采摘、初制、复制、茶业人、贸易、运销、茶市积弊、捐税、茶谚、改进意见诸章。
在《安化黑茶.弁言》,作者写道,“茶叶为我国出口之大宗,安化为湖南产茶重要区域……红茶在国际市场曰‘湖红’。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调查,民国二十五年产额,约计十八万七千箱,占全国红茶总产量第三位,是湖南红茶,早已为世人所重视。”红茶的辉煌,可见一斑。接着讲到黑茶,“黑茶于安化产量特富……视销场之需要,得尽量踹制焉,俗称‘买不尽的安化’,其成货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并得外销苏俄,特称‘砖茶’,最盛时年产达二千引之巨(每引四十大包,每包二百四十乡包,每乡包二十五斤,即每引二十四万斤),可制茶砖九千六百万封(每封重五斤四两,每票可成一千二百封)……则黑茶之关系国计民生,至为重大也”。细心的读者心里算算,年产量二千个二十四万斤,九千六百万个五斤四两,是个什么数字概念,敢情真个是个“买不尽的安化”。彭先泽先生在安化江南坪设厂,对于黑茶,悉心研究,但他痛感到,“惜夫安化黑茶,鲜有典籍可考”,采制、运销、贸易状况、千百年来的黑茶市场等方面到底如何,“皆茫然无所寻绎也”。于是在公务之余,“或考之书史,或寻阅牌石,或询之乡叟茶工”,历时八月,编成《安化黑茶》一书。书成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成书地点安化江南坪砖茶厂。
在《安化黑茶.概论》中,作者回顾了茶的发展沿革,“夷考往事,盖自唐宋以来,既以茶增国课之收入,复以茶谋国防之巩固,而采山之利,有裨于人民生计者,其关系尤至为重大也”,其中以茶易马的做法,今日看来,确也是“制西番以控北狄之上策”。又简要叙述了历代政府统制黑茶的史略,中间引用“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语,为安化黑茶兴旺张本。 而具体到安化黑茶,“陕甘晋茶商相率请领引票,来安化采办,年数十商号,各办茶达数十万斤”,安化黑茶之盛,你想象一下看看,自然是“江南市上下、资江南北茶户,近年大半皆制黑茶”。
在《安化黑茶.产地》一章中,作者按安化的行政区划,详细记载了各优质产茶区。“茶叶生产最多之地,则为第五、二、七、八区之各乡”,“至黑茶产地,则全在资江南北各区,每年春夏之交,省内外黑茶商,云集在小淹、边江、鸦雀坪、硒州、黄沙坪一带” 。著书者抱极务实精神,其详尽程度至于悉数以密密麻麻小地名入书,并手绘一幅《湖南省安化全县产茶地图》附于书中,诚为今日茶业研究者的贴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