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针形绿茶加工工艺品质详解
发布时间:2024-03-17 点击:80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机制针形绿茶以其外形紧直,滋味醇爽等品质优势深受广大饮茶爱好者欢迎。在加工过程中,振动理条技术直接关系到机制针形绿茶的外形品质,同时,它也是提高茶叶产品内质的重要工序。但在生产上,由于一些生产者使用振动理条机时间不长,加工方法把握不当,导致生产出来的茶叶很难达到名茶的品质要求。本试验以鸡鸣卵叶茶为试验原料,分别就理条时的投叶量、理条温度、在制品含水率、理条方法和时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和分析,以供广大茶叶生产者参考。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本试验鲜叶采自重庆市城口县高山茶园,品种为鸡鸣卵叶茶,采摘标准为3月上旬一芽一二叶鲜叶。
2.加工机械 6clz 60d型电热式振动理条机,6cst 30d型微型名茶杀青机,6cr 30型电动揉捻机和6chm 3型名茶烘干机。
3.试验工艺流程 a: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理条→烘焙;b: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轻烘二青→理条→烘焙;c: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二青→复揉→理条→烘焙;d: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二青→复揉→轻烘三青→理条→烘焙。
4.数据测定方法 本试验温度均以距理条槽1.0cm处空气温度为准,投叶量均以理条时的投叶量为准。
5.感官审评方法 本试验茶样采用密码审评法,品质得分采用加权平均法。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单机投叶量对品质的影响
单机投叶量一方面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影响茶叶内在品质。单机投叶少,透气性好,茶叶中的水蒸气散失快,湿热作用相对较少,成茶干茶色泽、汤色、叶底都较绿。但投叶过少,水分散失过快,茶叶外形欠细直,色泽欠油润。投叶过多,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叶绿素大量破坏,使得干茶色泽黄暗,汤色、叶底也偏黄,同时,低沸点的香气物质散失少,茶香低而略闷。试验中,采用理条时间为15min,温度控制在75~80℃的恒温方式,得出投叶量对品质的影响情况。综合比较分析各项因子,认为6clz 60d型电热式理条机的单机投叶量以2.0kg为宜,即每槽投叶0.18kg.
2.理条时间对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