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杯与留根、闷泡有何区别?易混词汇解析

发布时间:2024-03-12 点击:77
有茶友问说:“我用紫砂壶泡茶,要是没有把水倒干净,是不是就叫做坐杯呢?那它和闷泡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问题中隐藏了冲泡时的3个问题。
水没有倒干净,称之为留根,而非闷泡和坐杯。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分得清“留根”“闷泡”和“坐杯”的区别呢?
留根和闷泡上文已经介绍过,下文继续为大家介绍坐杯与煮茶。
坐杯
从字面上讲,“坐杯”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
实际上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
平时我们泡茶时坐杯,往往是因为茶汤变淡了,喝在嘴里没啥滋味。
但看茶叶,它还没有完全舒展,丢了又很可惜。
这时候,我们就会延缓出水的时间。至于延缓的时间,要根据茶汤的浓淡情况判断。
如果是冲泡岩茶,到第四泡时建议延缓10秒左右出水,茶叶和水多接触一会儿,滋味释放会多一些。
如果到了第八泡,坐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约1分钟。
坐杯和闷泡,是不一样的性质。
闷泡是疯狂地让茶和水长时间接触,目的是让茶叶的缺点暴露;坐杯是循序渐进的,目的是让茶汤更好喝。
煮茶
煮茶,就是把茶煮着来喝。
煮茶过程中,茶和水直接接触,经过短时间的沸腾之后,茶叶中的物质析出,溶于茶汤,形成独特的风味。
“煮茶”“闷泡”和“坐杯”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煮茶过程中水温恒定。
坐杯和闷泡没有恒定的温度,水温是不断下降的过程。
同坐杯一样,煮茶是为了茶汤更好喝,提高我们喝茶的愉悦感。
能够拿来煮的茶,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上了一定的年份。
比如陈年的白茶适合煮着喝,而当年的新白茶不建议煮着喝。
这一点,也是煮茶的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