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半岩茶有什么特征?口感、滋味如何?
发布时间:2024-02-27 点击:118
几次去福州,都想去鼓山的涌泉寺看看,可一直都没有成行,于是就成了我心里一直的念想。
据说鼓山山高水长,万木障蔽,层峦叠嶂,岩秀谷幽,云雾缭绕,宛若神山仙苑。据说唐代时,这里竟是一座“劳改农场”,农场里的犯人不带刑枷,也没有牢头看管,只有涌泉寺的僧人负责监管。“使之种茶,以供香积”。
图为:福州·鼓山
涌泉寺就在这样的群山环抱之中,没有山门,也没有围墙,来去自如。也许是佛法过于强大,鼓山的罪犯居然没有逃走的,他们种茶积德,以茶养心,置身山水之间,性情大变,精心耕作,把茶树一棵棵都种在了悬崖峭壁之上,因此,人称“鼓山半岩茶”。
图为:涌泉寺
由于鼓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岩秀谷幽,花香果硕,鼓山半岩茶倚岩而立,闻香而生,因此岩骨花香,沁人心脾。所以,我对鼓山的念想,与其说是探山,不如说是寻茶。据说这种茶条索细短,汤色浅黄如雏鹅绒毛,初入口似觉平淡,回味起来则鲜爽甘醇。清代茶家周亮工在《闽小纪》中也曾谈及:“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还有哪里的茶可以美过杭城西湖的龙井,香过苏州的洞庭碧螺春呢?因此,“鼓山傍岩茶”就这般走进了我的心里。
图为:涌泉寺
尽管很多听了周亮工之言的朋友,到过鼓山之后,都大呼上当,说在鼓山喝到的基本就是茉莉花茶,关于“鼓山半岩茶”,除了在几块残碑上还能证明它们曾经的存在之外,早已灰飞烟灭,成为一个神话了。但是,我总还是心存幻想,希望有一天漫步于鼓山的悬崖峭壁之间,会突然发现岩石边、绝壁间,会婀然出现一抹翠绿,就像当年魏荫发现铁观音一样。
不久前,随师父去福州给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拜年,又说起了“鼓山傍岩茶”,师傅说,曾经听詹梓金教授说起过,现已不知所踪,虽然听说有人曾在鼓山的峭壁上,发现过几株老枞,但树龄最多不过一二百年,和当年的鼓山傍岩茶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张老也曾去过鼓山,还为它的遗址提过词,但是,这都无法让我们重温它的茶味。
图为:与天福老合影
对此,师傅最坦然,他说自然界里用花粉传种的茶总是会发生这样的变种或者是灭绝,这是大自然的规律,鼓山傍岩茶消失了,安溪铁观音诞生了,这就是自然的规律,总有一款好茶退出历史舞台,也会有一款新的好茶重新来打动你,只要你有好茶喝,不就可以了?
图为:兴衰如轮回
师傅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其实,一个茶种的兴衰,就如同人的一生,从生到死,有些人活的轰轰烈烈,有的人则静如秋水,但总究会去走奈何桥,去喝孟婆汤。鼓山傍岩茶是因为闽王王审知而红火,是因为涌泉寺的佛法慈悲而闻名,相信那个年代里一定还有比鼓山半岩茶更鲜爽、更醇厚的茶存在,但是它们因为没有遇见王审知,也就无人炒作,在茶与人类文明同行的五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美丽的茶树默默地生长,又默默地消亡。只有把握住今天、此刻,人才有生命的精彩,茶才有它的香韵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