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抚乡的“迷帝茶”

发布时间:2024-02-23 点击:93
北回归线穿墨江而过,这条神奇的线不仅给墨江带来了双胞胎文化,也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紫米、紫米酒、须立贡茶、墨江银针、玛玉茶、哈尼风情等等,都是北回归线给予墨江的特殊馈赠,这其中最让人迷恋的憧憬的,就是“迷帝茶”了。
迷帝茶区位于墨江县城西北的新抚乡境内,属哀牢山系,山高林密,生态保护较好,在山中还有大量野茶山分布。
据史料记载,墨江新抚乡一带种茶始于明朝神宗时期,距今已400来年。到清代新抚乡一带茶叶生产与贸易已有较大发展,今乡政府所在地当时叫“唐上街”,已是茶马古道的驿站之一,商贾云集。新抚镇位于墨江县西北部,从县城过去要走106公里。就在这么一个今天看来非常偏远的地方,过去却是茶马古道从宁洱经通关到镇沅与景东的必经之地,藏区的马帮每年都要经过这里来驮茶叶。现在新抚镇政府的驻地塘上街,过去就是一个繁华的古道集市,南来北往的马帮驮来了人气与各种商品,也驮来了墨江的历史名茶——迷帝茶。
迷帝茶原来称“迷地”茶,清代将普洱茶列贡茶后,普洱府辖区内的很多优质茶也列为贡茶。据传说米地茶因品质优良也列为清代贡茶,进贡清宫后受皇帝喜爱,赐“岁俸京师”匾一块。此匾由一块。此匾由界牌赵氏家族世传保存,在文革期间流失。米地茶因让皇帝迷恋而被称为“迷帝”茶,这个名字一直延用下来。在赵氏老茶园中还立有一个石牌,上书“迷帝茶源”,以示其地位之尊。其后,由于战乱,赵家被田政所灭,米地茶自此衰败。时至今日,株株古茶树历经几百年雪雨风霜,身披苔藓,满目沧桑。虽然早在2008年“迷帝茶”就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但迷帝古茶园只有300亩,加上采摘期短,迷帝茶产量非常低但茶质确是很好的。
迷帝茶生长的新抚乡,常年云雾环绕,这里海拔1890米,年均气温16℃,相对湿度80%,常年云雾环绕,茶叶生长期长,迷帝茶条索较细,芽多,汤黄绿,苦涩明显,苦显于涩,苦中化甘,茶香中有少许兰香,属于普洱中的高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