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血糖的研究报告之二
发布时间:2024-02-22 点击:83
2.1茶多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多糖是一类大分子物质,在植物性食品中广泛存在,它不能被人体胃肠道所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多糖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可改善脂类代谢紊乱,其中可溶性多糖优于不溶性多糖。
茶叶中也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
汪东风通过对粗老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的分析,初步认为茶多糖就是粗老茶治疗dm的主要药理成分。另外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嫩度的茶叶以粗老茶的降糖作用最好;不同季节的茶叶以秋茶降血糖最强。通过分析表明,均是因为这些茶叶里含有较多茶多糖的缘故。这也佐证了上述民间及临床的资料报告。
早在1991年,isigakik.报道了茶叶水溶性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随着人们对茶叶功能了解的深入,研究茶多糖降血糖作用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结果也一致认为茶多糖有降糖效果,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在给予实验性dm小鼠茶多糖的实验中,研究者认为茶多糖可能通过减弱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改善受损伤的β细胞功能,增强dm小鼠的糖耐量,从而有益于缓解dm小鼠的症状。预防性地给予小鼠茶多糖,对小鼠造模前后血糖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因此它也可能通过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和对肝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增强,达到降糖的目的。
倪德江等对不同茶类多糖的降血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各种茶类多糖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多糖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游离多糖的降糖效果更显著。
2.2茶多酚与糖尿病的关系
茶多酚是茶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较成熟。其主要作用是清除自由基,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目前研究tp在dm方面的功效也有见报道。
sabum.c.等通过实验发现,同时给予正常大鼠葡萄糖和tp后,能明显抑制大鼠血糖升高;给予四氧嘧啶诱导的dm大鼠适量的tp,也可以降低其血糖水平。汤圣兴等的研究表明,tp能降低dm大鼠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的升高,从而改善其糖耐量,稳定血糖,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大鼠的水平相似。tp的降糖机理可能是抑制糖苷酶的活性,使蔗糖和淀粉的吸收减少,分解延缓,从而降低口服蔗糖和淀粉后血糖的升高。另外也有人指出tp能降低口服蔗糖后血糖的升高幅度,但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变化无影响,可能是通过抑制蔗糖酶活性而改善dm大鼠的糖耐量并稳定其血糖。但是tp确切的降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从药代动力学、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研究。
不过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tp没有降血糖作用,只是对dm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tp虽然能减轻dm大鼠尿量增多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增高的幅度,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尿内皮素-1水平,降低dm大鼠血甘油三酯水平;也可以抑制试验动物血清sod早期水平的下降,降低mda水平,延缓肾脏损害的发生,但研究者都一致认为茶多酚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不是通过降低血糖来实现的,而可能是因为tp的抗氧化、增强对活性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调节脂代谢、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来延缓dn的病情进展。笔者也做了相关研究,同样发现tp并不具有降低dm大鼠血糖的作用,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