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茶?如何定义一款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3-11-09 点击:107
茶,因为太多强加文化越变越复杂。直面茶,直面产地,还原茶本真,打破信息不对称,去除中间化,让你更了解真实的茶。前几天都在武夷山,日日醉于岩茶的世界里。醉,包括味觉嗅觉享受的醉;也包括大量泡饮坐杯高浓度茶导致低血糖的醉;同时也醉于辨别之难的醉。
前两种大家都知道,第三种醉可能老铁们会觉得连我们都难,那么喝茶人如何辨别好坏?
首先:岩茶分为正岩、半岩、洲茶。且山场众多,品种众多,岩岩有茶,一岩一韵。你想吧,这分辨起来是否很复杂?这对于任何一个从事岩茶行业的专家来说,都是很难的,很多人只能说是擅长于自己熟悉的山场,会比较有把握。
其次: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哪怕是同山场的原料制作的,因为天气或者工艺把控的问题,或是朝向的问题,或是树龄的问题,等等都会导致品质高低不同。那么这就给好坏高低的鉴别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
再次:岩茶,需要多道火烘焙,每个制茶师傅自己对于茶性的理解不同,对于烘焙温度的把控不同,对于火攻高低的把控也会有个人因素在里面,在火功因素的“干扰”下,也就是说烘焙完成的岩茶更多的是体验“内敛”的香与“内在”的韵,还有“沉淀”下来的汤,这样的情况下,辨别好坏高低就更需要敏锐的味觉、嗅觉、还有茶理分析和理性的经验。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因素,比如说“品种”“被拼配”等等。所以,我经常说,岩茶,是乌龙茶里面最难懂的茶,这并不是夸张。突然,我想各位老铁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困惑?会不会因为没能喝明白而体验不到价值的到底?
记得有一天晚上,和正岩的一友人在聊这个问题,他家孩子也在,20岁出头,我们在讨论如何描述什么是好岩茶,如何评价高低,友人说了很多,为了给孩子学。然而,小伙子貌似难以理解。
我则是化繁为简,描述我的观点,效果还是挺好的,大体是如下:
我个人的经验是:
1.明确原料来源、确定山场信息;
2.抛除高火功茶;抛除低火功茶;抛除焙不透的茶;
3.比香气的纯净。干净的印象是第一关,在同等纯净无杂味的情况下,比花果香,再比香气的变化。越是好茶,会越丰富的,越令人愉悦,这是铁定的规律。
4.比叶底的韵味。正岩做好了肯定有岩韵,要是没有岩韵,那么不管原料是哪的,淘汰。当然,越是好的茶,韵味会越迷人:岩韵好、深长;发酵韵味好,意味着制作技术高;品种味明显悠然不凸显,意味着滋味协调。也就是说,越是好的茶,叶底的韵味是丰富且协调更是悠远深长的。
5.比茶汤的感受。茶汤有厚薄、淡寡之说。同样是好茶的话,比厚度,厚度难教高低的话,比回甘,回甘难分的话比生津。如此一来,必然会有区别。
当然,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方法,但是做起来比较难,可以多加实践总结。
以上的5点,没多大的技巧,更多的是用简单审评方式来进行,然而,这是非常实用的方法:重剑无锋;无招可以胜有招。
很多其他的茶系,也可以适当如此灵活运用。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抓住质点的分支处,那把控起来就简单很多了。好比如说,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老师大概知道学生大概率会错在哪,上课的时候只要在“节点”上多加提醒,必然能降低错误率。辨别岩茶好坏高低也是如此,抓住“节点”的区别,就轻松很多了。
同理,什么是好茶?如何定义一款好不好?可以这样试试……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对不对好不好用,欢迎大家验证。